上市公司2022年度現金分紅實施接近尾聲,近兩萬億真金白銀已發放到投資者賬戶。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簡稱“中上協”)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共有3234家上市公司實施了2022年年報利潤分配,分紅總額為1.73萬億元,加上2022年年度季報、半年報分紅,年度現金派息近2萬億。此外,還有192家上市公司2022年利潤分配方案已獲通過,尚未實施,涉及金額0.15萬億元。
年度分紅總額首超2萬億
近年來,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回報意識明顯提高、分紅金額持續增長,分紅穩定性日益增強。上市公司分紅正成為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紅利的“新渠道”。
根據2022年上市公司各報告期統計,境內股票市場3446家上市公司實施(或公告)現金分紅(或預案),占全市場上市公司總數量的67%。
數據顯示,有68家公司在當年經營虧損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分紅;上市以來從未實施分紅的公司持續減少為274家;實現最近3年、5年和10年連續分紅的公司分別有2023家、1687家、750家。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意識明顯提高。
2022年,上市公司各報告期分紅總額達2.13萬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這是繼2017年分紅總額首次破萬億后一個新的里程碑。工商銀行分紅總額1082億元,連續兩年派發現金股息超千億。
分紅比例上,2022年平均股利支付率34.12%,較3年前、5年前分別提升近2個和3個百分點。
央國企分紅占比近半
按控股類型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2年分紅總額1.06萬億元,占全市場的比重49.85%。進行現金分紅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為927家,占全部分紅公司數量不及三成,但貢獻分紅總額近七成(1.47萬億元)。
一些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保持高比例分紅,如中國移動、中國神華、中國石化等派息率均在60%以上。
分板塊看,2022年滬深主板上市公司共分紅2萬億元,占總額的94%,是資本市場分紅的主力軍。
同時,雙創板塊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意識也越來越高。2022年,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分別較上年增長2.7個百分點和1.7個百分點。
分紅融資比逐年提高
據統計,資本市場自成立以來,全部上市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總額近16萬億元,已接近包括首發和再融資在內的18萬億股權融資總額。
2022年的分紅總額已遠超當年1.53萬億的股權融資額。自2017年以來,現金分紅超8萬億,分紅增速加快,分紅融資比逐年提高。
全市場共有626家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總額超過其上市以來的股權融資總額。
貴州茅臺的分紅總額是融資總額的80倍,寧滬高速、兗礦能源、山西汾酒的分紅總額與融資總額之比超過50倍。
自萬得最新數據,韓國綜合指數股息率1.90%,日經225指數股息率1.85%,道瓊斯工業指數股息率1.52%,我國滬深300指數股息率3.12%,上證50指數股息率4.21%,均高于同期境外市場,為過去五年歷史最高水平。
股票回購有較大發展空間
股票回購和現金分紅這兩種回饋股東的方式在動因和市場效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
2022年,共有1155家上市公司進行股票回購,較上年增長17.38%,金額約為1029.17億元。
與發達資本市場相比,A股上市公司回購注銷比例低,通過回購助力回報投資者的效果仍有較大空間。如蘋果公司2022年股票回購達到6420億元,可口可樂公司回購金額約為95億元。
A股市場曾被投資者質疑為“重籌資、輕回報”,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監管部門的持續倡導,以及投資者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需求不斷增強,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得到強化。
在業內人士看來,持續穩定、科學合理的分紅不僅體現出上市公司業績穩健、現金流充裕的實力,還能增強投資者持股的信心和獲得感,彰顯出上市公司長期穩定的成長性與內在投資價值,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生態。
(來源金融界)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