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的藝術形象可以說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幾乎每一個都畫有飛天。作為佛教中的天人,他們穿著華麗服飾,體態優美,飛翔于天空,手持樂器,載歌載舞,表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宗教意義。
飛天其形象特征隨著不同時期的文化和藝術風格而演變。在北魏時期,飛天形象通常表現為男性,身著寬大的長袍,衣帶飄揚,手持樂器,表現出一種飄逸和超脫的氣質。他們的面部表情通常較為嚴肅,身形修長,動作幅度較大,顯示出一種動態美。
到了隋唐時期,飛天形象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女性飛天形象開始出現,并逐漸成為主流。她們通常身著輕盈的紗裙,體態婀娜,面容姣好,手持各種樂器,如琵琶、笛子等,展現出一種優雅和嫵媚。隋唐時期的飛天形象更加注重細節的刻畫,如服飾的褶皺、發飾的裝飾等,使得整個形象更加生動和立體。
宋代以后,飛天形象的風格趨于簡約和內斂。飛天的服飾更加簡潔,動作也更加內斂,不再有北魏時期的大幅度動作。面部表情更加平和,體現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
在玉雕中,飛天的歷史起源于漢代,到了唐代,隨著佛教的興盛和玉雕工藝的發展,飛天形象在玉雕中變得十分流行。唐代的玉雕飛天作品,不僅在造型上追求動態美,而且在細節處理上也極為精細,充分展現了唐代玉雕工藝的精湛和對美的追求。這些作品不僅是宗教信仰的體現,也是唐代社會文化與藝術水平的重要標志。
在唐代,玉雕飛天作品常常作為皇家或貴族的收藏品,它們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些作品往往選用上等的玉石材料,經過精心雕琢,使得飛天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能從玉石中飛出,翱翔于天際。
在今天,特別是海派玉雕的雕刻技法上,玉雕中的飛天作品展現了極高的工藝水平。玉雕師運用圓雕、浮雕、透雕等多種技法,將飛天的身姿、衣紋、表情等細節刻畫得淋漓盡致。
玉雕飛天在形制上繼承了敦煌壁畫、石窟及造像雕塑上的飛天風格。強調表現出形體的動態、軀體的神態。吸收壁畫造型藝術和繪畫作品的手法,使這些優秀作品中工藝品的習氣有所減弱,而玉雕藝術品的氣質、風格有所發展。玉雕飛天的形象可歸納為三點:一是禮拜供奉,表現形式多為雙手合十,或雙手捧花果奉獻。二是散花施香,表現形式為手托花盤、花瓶、花朵,或拈花散布。三是歌舞伎樂,表現形式為手持各種樂器,演奏舞蹈。
在和田籽玉中,飛天的玉雕作品在用料和創作風格上,多運用“S”形線與“視錯覺”造型和創作,以線帶面為主,線是玉雕飛天之靈魂,用線的氣韻流暢,使飛天作品產生優雅感和韻律美。其次,充分利用皮色美進行俏色巧雕,使人物氣韻層次分明、光滑和順,運用寫實、夸張、抽象、變形的手法,表現出一種極度的優雅的旋律美,玉雕飛天中俏色巧雕的流云和作為底色的花朵,也無不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神奇意境。
在航天事業中,飛天一詞也常被用來形容航天的成就,如中“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等,象征著人類探索宇宙、追求飛翔夢想的精神。
簡介:姚圣云,無黨派人士,高級工藝美術師,一級高級技師,上海市青聯常委,上海市工商聯青創聯理事,上海市工會十五大代表,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協會理事,徐匯區政協委員。曾獲得全國輕工技術能手、中國青年玉石雕藝術家、海派玉雕特級大師、徐匯工匠、入選上海市首席技師資助名單。近年來,多次進入中小學、中職院校校園宣講非遺文化的傳承與歷史。在土山灣博物館內成立姚圣云玉雕大師工作室,通過授課、文化交流等活動,傳播傳統優秀文化。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