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葉玲珍
生豬價格持續走低,領域產能出清還在繼續,豬企銷售業績遭遇虧本。
7月14日夜間,牧原股份(002714)公布年報披露時間,預估上半年度純利潤為虧本25.5億人民幣-32.5億人民幣,雖還是處于經營虧損,但同期相比大幅度減虧,去年同期凈虧損為66.84億人民幣。
同日,*ST正邦(002157)年報披露時間公布,預估上半年度虧本18億人民幣-20億人民幣,同期相比亦大占比減虧,去年同期虧損42.86億人民幣。另一家豬企華統股份(002840)前日公布的年報披露時間亦表明,上半年度凈資產為負,虧本力度處于3億人民幣-3.6億中間。
業內人士認為,生豬價格長時間處于磨底情況,而什么時候進行產能去化、探底回升仍不可知,領域不斷虧錢的情況短時間仍將持續。在這樣的背景下,豬企之間的競爭由經營規模大比拼轉為內生發展,專注于成本費的降低及產業供應鏈延展。
近年來,生豬價還是處于底端市場行情,4月初短暫性跌穿14元/KG后,在14元—15元/KG區間震蕩運作,并且于6月底再度跌到14元/KG下列,下探至13.7元/KG周邊。
生意社資料顯示,近期豬價略微增漲,7月14日活豬基價為13.92元/KG。在牧原股份看起來,生豬市場價格變化的風險性全部生豬生產行業系統性風險,對任何一家活豬經營者全是客觀現實、不能掌控的外部風險。
系統性風險雖不可抗,但牧原股份在上半年度通過強化內控管理,一部分指標值發生改進,在其中生豬銷售平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升高,且生豬養殖成本明顯下降,促進銷售業績大幅度減虧。
上半年,牧原股份共市場銷售活豬3026.5萬只,在其中種母豬2907.7萬只,小豬仔109.0萬只,種公豬9.7萬只,銷售額超506.98億人民幣(含向控股子公司牧原肉類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公司售賣的活豬),上半年度種母豬市場銷售平均價在13.82元/KG-15元/KG中間。截止到2023年6月底,企業能繁母豬存欄為303.2萬只,預估2023年出欄率活豬6500萬只-7100萬只。
在6月中下旬接受投資者考察時,牧原股份曾稱目前完全成本已下降到14.9元/公斤重。徹底成本降低中,生產制造成績提高奉獻0.2元/公斤重,料價降低奉獻0.1元/公斤重,成本費用降低奉獻0.1元/公斤重。
針對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牧原股份表明歸功于兩個層面,一是伴隨著企業生產管理的逐步完善、疫情防治及過濾的推動,飼養考試成績持續改進;二是飼料原材料成本降低,最近小麥收購價格明顯下降,對比苞米更具有秘方低成本優勢。伴隨著庫存量原料逐漸進行輪換更換,飼料原材料成本費的降低將最后表現在養殖成本上,預估后半年飼養完全成本依然存在進一步下降室內空間。
在畜牧養殖以外,牧原股份近些年不斷合理布局宰殺生產能力,根據產業鏈延伸有希望對沖交易周期時間起伏。目前為止,企業建成投產10家屠宰場,設計方案宰殺生產能力2900萬只/年,新建4家屠宰場。2022年因生產量比較低,宰殺版塊并未實現提高效益。近年來,宰殺生產能力高效率快速升級,前5月共宰殺活豬449.1萬只,最近每月宰殺量提升到100萬只上下,生產量已超40%上下。牧原股份表明,2023年宰殺量預計1200萬只-1500萬只,在今年的確保實現宰殺肉制品業務流程扭虧為盈。
統計局數據表明,2023年第一季度,全國各地生豬出欄量19899萬只,2022年一季度出欄量19566萬只,在今年的同比增加1.7%,較2022年四季度出欄量提升1934萬只,環比增幅做到10.76%。第一季度出欄量處在近年來同時期上位,僅次2018年第一季度的19983萬只,領域市場供給不斷產能過剩。
從畜牧養殖上市企業上半年的銷量數據得知,大部分豬企銷售量呈明顯提高。溫氏股份上半年度總計肥豬銷售量為1178.57萬只,同比增加47.2%;天邦食品1-6月市場銷售種母豬306.33萬只,同比增加47.34%;唐人神上半年度活豬銷售量為165.94萬只,同比增加超九成。
在生產能力端,傲農生物、天邦食品、大北農和天康生物等眾多發售豬企公布限產,下降今年出欄率總體目標,在其中傲農生物將出欄率總體目標從800萬只下調至600萬只,天邦食品將出欄率總體目標由800萬-1000萬只下調至650萬只;天康生物從500萬只下調至280萬-300萬只,大北農將從600萬只下降到500萬-550萬只。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市場進入全方位去庫存環節,但去化速度比較遲緩。據農業部數據信息,全國各地生豬產能再次調整,據檢測,5月末全國各地能繁母豬存欄4258萬只,環比下跌0.6%,但依舊為4100萬只正常的擁有量的103.9%,處在生豬產能管控翠綠色有效區域內的上方。
銀河期貨強調,業內比較看中后半年市場行情,存在一定預估,導致豬多肉多狀況持續時間長,產能去化慢,生豬價格不斷磨底。現階段在低生豬價格情況下,集團公司場核心降成本,但降成本空間取決于滿產,對滿產的向往造成生產能力取代不夠,在目前生產能力比較寬松的情形下,降成本所導致的提質增效導致產能去化遲緩,處在豬周期下生長期的長尾。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