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韓宋輝
最近,許多銀行和保險監督管理局出臺了提高制造業金融服務供應質量和效率的措施。銀行和保險機構應提高著陸效率,提高制造業企業的財務實力和保障水平。
《上海證券報》記者發現,金融業從三個方面提高了制造業轉型升級能力:一是銀行機構繼續增加制造業信貸供應;二是保險資金增加制造業長期資金供應;三是保險機構加強制造業風險保障。
招聘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推動下,金融業增加了對制造業的支持和服務,有效地支持了制造業的復蘇和產業鏈的穩定。
金融活水是實體經濟的血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銀行業主要從增加總量、調整結構、降低成本三個方面提高制造業信貸交付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優化制造業信貸結構,提高制造業融資質量。
四川省銀行業保險監督管理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該局對銀行業保險機構支持制造業發展的分層分類進行了研究和監督,要求銀行業保險機構根據行業發展階段的特點,擴大有效的信貸供應。截至第一季度末,四川省銀行業制造業貸款余額7935.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24.9%,高于平均貸款增長8.8個百分點。
制造業企業融資的一個主要特點是貸款需求大,支付周期長,增加中長期貸款投資至關重要。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應創新中長期信貸產品,優化制造業企業債務期限結構。同時,要打破抵押擔保限制,以商標、專利為信用依據,開發更多信用貸款產品,滿足中小制造企業的需求。
記者在行業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保險基金通過股權投資計劃、債轉股等方式繼續增加制造業投資。以國壽資產為例,截至5月底,國壽資產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超過1萬億元,在先進制造業領域投資超過560億元。
保險業作為社會經濟領域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正在充分發揮預防和事后補償的作用,有效降低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
以第一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為例,它在促進制造業高端化和智能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由于設備本身技術復雜,價值大,在創新、推廣和轉型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經濟和技術風險。記者在業內了解到,為了減少企業創新過程中的風險損失,相關部門近年來繼續增加政策支持,支持第一(套)重大技術設備保險的擴大和質量,指導保險公司創新技術保險產品,加強安全。
以四川省為例,記者了解到,截至第一季度末,四川省科技保險共簽署了936份訂單,共提供172.6億元的風險保障;第一套(套)重大技術設備123臺,風險保障47.8億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保險業也應跟上產業升級的步伐,為各類制造企業提供更強大、更精細的風險管理能力。例如,保險業應制定各行各業的風險管理標準,提高各行各業的風險管理能力,更好地實現社會各領域的防災和減少損失。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