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晨曲》是1959年上映的同名黑白故事片的主題曲。在2004年,正值包鋼建廠50周年紀念,這首歌曲被選定為包鋼廠歌。87歲的魯秀英手持一張珍貴的老照片,回憶起往昔歲月,她和她的工友們每天都會哼唱著《草原晨曲》往返于工作與家之間。她還滿懷激情地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在《草原晨曲》這部黑白電影中作為群眾演員參與拍攝的趣聞軼事。
魯秀英表示,她當時扮演了一名列車乘客,盡管只是群眾演員,卻也反復拍攝多次,過程相當辛苦。
在現場,魯秀英還演唱了幾句《草原晨曲》。
這首飽含激情與力量的歌曲,如同號角一般,激勵著無數滿懷建設熱情的人們紛紛聚集到包頭這片熱土上,他們懷揣著共同的夢想和目標,致力于包鋼這一宏偉建設事業的推進;與此同時,這首歌曲也如同時代的印記,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與變遷。
時間回溯到1959年的3月,包鋼在卡布其地區設立了采礦點,這個采礦點的建立,其主要任務是為包鋼提供寶貴的石灰石原料。歲月流轉,到了1962年,正值青春年華的魯秀英,剛剛從包頭鋼鐵學院畢業,她帶著滿腔的熱情和對未來的憧憬,被分配到了包鋼卡布其石灰石礦工作,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烏海包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這里,魯秀英不僅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也在這里找到了她的家,安家落戶。魯秀英深情地回憶起建礦初期的種種往事,她提到那時職工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后勤支持面臨著重重困難,工作環境也極為惡劣,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充滿干勁,不畏艱難,共同為包鋼的建設事業添磚加瓦。
魯秀英在礦石質量統計的崗位上辛勤工作了整整32年,她所從事的工作流程主要是為了確保能夠穩定地輸送高質量的原材料。在那個時代,工作條件十分艱苦,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和工具,她和她的同事們只能依靠手中的鏟子和簸箕,不辭辛勞地上山下山,進行礦石的采集和搬運工作。在記錄數據時,由于缺乏先進的計算工具,他們只能依靠手工書寫來完成,直到后來才有了計算器的幫助。盡管工作環境如此艱難,但為了集體的利益,為了公司的生產需要,魯秀英和她的同事們從未有過任何抱怨,她們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環境的改善,那里的工作條件已經大為改觀,她誠摯地邀請大家去參觀,親眼見證那里的變化和發展。
在她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魯秀英不僅親身參與了公司的建設,更是親眼目睹了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前行,不斷壯大。她的故事,是烏海包鋼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歷史的一個縮影,也是中國工業發展的一個見證。
魯秀英女士,今年已87歲高齡,光榮地結束了她輝煌的職業生涯。她與丈夫均為包鋼的員工,共同為包鋼礦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如今,在魯秀英的家族中,不僅她和她的配偶與包鋼礦業有著不解之緣,她的兒子和孫子也繼承了這份家族傳統,成為了包鋼的員工,從事著不同的工種。可以說,包鋼不僅是魯秀英一家人的工作場所,更是他們情感和記憶的寄托,見證了他們幾代人的成長和變遷。
在現場,魯秀英向我們介紹了他的家人,說:“這是我的兒子,這是我的孫子,我們全家都是包鋼人?!?/p>
魯秀英之子吳朝海,今年59歲,任職于包鋼集團北方稀土冶煉分公司,擔任巡防員。他哼唱著草原晨曲,同樣將青春獻給了包鋼。1984年畢業后,他返回石灰石礦工作,2002年遷至包頭,參與內蒙古稀奧科貯氫公司的建設。他親歷了現代化工廠的崛起,見證了工廠引進世界先進的冶煉技術和全自動的儲氫電池生產線。四十年間,他從礦車維修工做起,再到儲氫材料冶煉工,如今臨近退休,成為了一名巡防員。無論身處何種崗位,他都腳踏實地,勤勉盡責,致力于將包鋼精神傳承給下一代。
魯秀英的孫子,吳豪,今年已經33歲了,他在包鋼集團北方稀土瑞泓公司擔任生產部副部長的職位。在23歲那年,吳豪大學畢業,懷揣著對稀土行業的熱愛和對科研的執著,他加入了包鋼稀土功能助劑項目組,開始從事PVC穩定劑的研究工作。在這十年的時間里,吳豪和他的團隊一起,不懈努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成功地將稀土高分子助劑材料打造成了稀土傳統應用領域之外的又一張閃亮名片。他們的產品銷量從最初的幾十噸增長到了現在的上千噸,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吳豪表示:“從我奶奶那一代人‘建包鋼’,到我父親那一代人‘強包鋼’,現在,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今天的包鋼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集團,業務范圍涵蓋了鋼鐵、稀土、化工等多個領域。我們致力于運用創新思維和方法,研發出更加符合當前市場需求的產品。正如《草原晨曲》中所唱的那樣,我愿意將我的青春獻給包鋼。今年,我成為了一名父親,如果我的兒子將來愿意,他也將成為包鋼的下一代人,繼續傳承我們的事業?!?/p>
包鋼在建設時期,來自22個省、 自治區 、 直轄市55個城市的十萬多名建設者齊聚包頭,創造了平地起高爐、荒漠變鋼城的人間奇跡。
1959年10月,1號高爐投產,僅用17個月時間建成,是當時我國最大容積1513立方米的高爐。
1961年,包鋼創建8861稀土實驗廠,這是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現在的包鋼是國家重要的稀土鋼特色鋼鐵基地、世界最大的稀土工業基地;
“跑”出486公里世界最高時速的京滬高鐵,62%的鋼軌來自包鋼;
世界運營里程最長的京廣高鐵一半的鋼軌來自包鋼;
全球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三分之二的鋼軌來自包鋼;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神舟”號系列飛船、“中國探月工程”“中國天眼”等國家重點工程,都有包鋼稀土產品的身影。(加速體現)
包鋼集團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1128.97億元,以優異的經營業績位列“202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第230位。
2024年10月15日是包鋼成立70周年,讓我們賡續傳承“齊心協力建包鋼”紅色血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新征程上書寫新的輝煌。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