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6月5日),蘋果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23)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會,蘋果發布有史以來第一款MR頭顯設備 "Apple Vision Pro“。該公司稱其新界面是”空間計算“。Apple Vision Pro將聚焦游戲、工作、交流,這款設備將把世界帶入”空間計算。 蘋果公司與蔡司(Zeiss)構建合作關系,以便為首款MR產品Vision Pro生產處方鏡片。蘋果發布全新的操作系統visionOS,該系統將適用于該公司首款MR頭顯設備Vison Pro。
郭明錤:ChatGPT比蘋果MR頭顯更能改變未來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在其推特上發布關于Vision Pro的投資觀點,他表示,Apple展示空間運算的愿景與AR/MR裝置的設計創新,但沒有展示出日常生活使用Vision Pro的必要性。相較之下,目前ChatGPT/AIGC能在可見未來改變人類生活方面更具說服力。高于預期的售價與發售日需要等待半年以上,不利短期內的投資情緒。需要密切觀察的是預購需求與發售前Apple能否提供更吸引人的應用/內容/生態。
此外,郭明錤還表示,預計蘋果AR/MR頭戴裝置的大量出貨時間為2023Q4底或2024年初(先前的預期是2023Q3)。預計2023年的出貨量可能將低于市場預期。不過,對投資人而言,現在的觀察重點已非出貨量,而是新產品發布能否說服人Apple的AR/MR頭戴裝置是下一個消費電子的明星產品。
機構:2026年將有超1億人和生成式AI一起工作 2027年將有近15%新應用程序由AI自動生成
瑞銀分析師Michael Briest近日援引Gartner的一份報告稱,未來幾年之內,生成式AI將對制藥、制造、媒體、建筑、室內設計、工程、汽車、航空航天、國防、醫療、電子和能源行業產生巨大影響。Gartner報告顯示,從現在到2027年,生成式AI將進一步加速企業創新。到2025年,超過30%新藥、新材料將由生成式AI發現;同時綜合數據的使用將使機器學習所需的真實數據總量減少70%;大型組織有30%營銷信息由AI生成。到2026年,將有超過1億人會和生成式AI一起工作,各司其職;到2027年,將有近15%新應用程序由AI自動生成,無需人工參與。
歐盟要求大型科技公司標記AI生成內容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喬羅娃(Vera Jourova)5日宣布,歐盟已要求包括谷歌、Facebook、YouTube和TikTok在內的科技平臺檢測AI生成的圖片、視頻和文本,并向用戶提供明確的標記。不過科技公司并沒有義務遵守來自歐盟的這項最新要求,這只是自愿行為準則的一部分。
全志科技:XR系列WIFI-MCU產品已實現量產
全志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圍繞智能硬件領域用戶需求,推出了XR系列WIFI-MCU產品及解決方案,已實現量產。
長信科技:有為META下一代產品quest3研發相關VR顯示模組
被投資者問及“公司是否為META的下一代產品quest3研發相關的VR顯示模組”,長信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是的。
富春股份:公司將在VR/AR/MR等領域持續保持探索和投入嘗試各類場景下的XR內容呈現
富春股份接受機構調研時稱,VR游戲探索上,公司首款自研射擊類VR游戲《噩夢獵手》已在Steam平臺上線。XR作為公司游戲業務的重要發展方向,公司將在VR/AR/MR等領域持續保持探索和投入,積極嘗試各類場景下的XR內容呈現。
奧比中光:已經對接微軟Azure云并開通Open AI商用賬號權限
奧比中光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經對接微軟Azure云并開通了Open AI商用賬號權限,后續將在Open AI上為開發者用戶提供AI客服服務,包括Orbbec SDK使用指南、提供各類技術支持等,從而幫助使用公司產品的開發者用戶更高效地進行編程活動。
咖菲科技獲得數千萬元Pre-A融資
近日,咖菲科技cocafe獲得數千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包括大源投資、敦鴻資產、澄志創投等??Х瓶萍际且患乙徽臼綌底植仄方鉀Q方案提供商,咖菲科技具備創意策劃、技術研發和運營管理的完整能力,可以搭建品牌專屬的元宇宙營銷平臺和AIaaS服務,實現PR品宣、銷售獲客、 會員管理和IP變現等目的。
瑞儀光電完成以1450萬歐元收購芬蘭Nanocomp
背光模組大廠瑞儀光電宣布完成最終協議,以1450萬歐元的價格完全收購芬蘭Nanocomp Oy Ltd。借由此次收購,瑞儀可以整合Nanocomp的納米及微米光子學工藝,進一步強化原本已具世界領先地位的導光產品制造技術。瑞儀光電董事長王本然表示,未來將為汽車和AR/VR顯示器客戶創造前所未有的優勢。
中信證券:中長期維度看好蘋果MR頭顯迭代及相關產業鏈公司機會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蘋果如期發布首款MR頭顯產品,產品命名為Apple Vision Pro,定價3499美金,預計2024年產品有望銷售。整體而言,該機構認為作為蘋果首款頭顯產品,雖然量產時間低于市場前期預期,但產品在交互、設備協同等方面表現突出,同時在應用端有超預期表現,中長期維度持續看好蘋果MR頭顯的迭代以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機會。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