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6日凌晨,蘋果公司在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簡稱WWDC23)上發布了其首代MR(混合現實)頭顯設備Apple Vision Pro,定價3,499美金起,將于2024年初在美國正式發售,隨后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逐步開售。
經過七年研發,蘋果頭顯設備的最終面世,向市場釋放了哪些信號?對中國供應鏈及消費電子市場將產生什么影響?
定價約2.5萬元貴不貴?
在硬件配置及技術升級方面,Apple Vision Pro較為突出的表現主要在攝像頭模組數量的提升、交互上擺脫了對物理手柄的依賴、顯示效果上的提升,以及運用Eyesight技術打破虛擬與現實邊界等。
其中,相比于當前主流頭顯設備,Apple Vision Pro的攝像頭模組數量從個位數提升至12顆,并搭載5個傳感器。對此,市場分析機構IDC指出,更精準的空間定位能力和空間感知應用將助力頭顯設備中非娛樂內容的應用產生。
在交互方面,Apple Vision Pro通過更為成熟的眼動追蹤等技術擺脫了對物理手柄的依賴,設備使用者可通過眼睛、雙手和語音的配合實現交互輸入。此外,除了虛擬鍵盤之外,用戶還可以通過Mac鍵盤或藍牙鍵盤向Apple Vision Pro輸入文字信息。
在顯示技術上,Apple Vision Pro使用Micro-OLED屏幕,較目前市場上主流VR設備搭載的Fast- LCD屏幕將在顯示效果上實現階段性提升,單眼分辨率超過4K。
同時,基于EyeSight反向透視功能,當有人靠近頭顯設備佩戴者時,設備將智能顯示佩戴者雙眼并使設備屏幕透明化,實現頭顯設備佩戴者和現實世界中的身邊人交互。IDC指出,Eyesight技術實現的融合現實,將更好地幫助頭顯設備集辦公、休閑、娛樂等多重屬性于一身。
對于蘋果頭顯產品的定價,IDC認為,Apple Vision Pro本次定價雖相對較高,但其定位較過去的頭顯類產品,通過配套生態和新增的硬件功能更加凸顯生產力工具的特點。
達睿咨詢創始人、電信與互聯網分析師馬繼華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肯定是貴,但這也是蘋果的定價策略。產品產能有限,高價自然過濾掉普通消費者,主要是果粉、網紅及研究機構購買。”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記者,不論是iPhone還是Apple Watch,蘋果基于軟硬件一體化的產品設計模式,其產品的綜合性能具有一定優勢。就頭顯設備而言,Apple Vision Pro的產品成熟度更高,但仍面臨定價高、應用少的問題。
馬繼華也指出,蘋果此款MR產品有一定創新,但并沒有革命性變化,產品使用體驗會提升,但距離用戶期待仍存距離。“虛擬現實設備的成熟還需要時間。”
對中國市場有何影響?
據IDC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AR/VR頭顯出貨120.6萬臺,其中AR出貨10.3萬臺,VR出貨110.3萬臺。
據介紹,以初創公司為主的AR硬件廠商在2022年接連發布了消費級新品,價格和產品定位較為相似。由于往年AR產品主要為高價位的商用型號,新品涌入使得2022年AR產品的平均單價大幅下滑。到2022年第四季度,500美金以下的AR產品出貨占比已經接近90%。當前絕大部分消費級產品仍需連接主機使用(手機、電腦等),最主要功能為擴展屏幕。
如今,蘋果頭顯設備的面世及高位定價,對中國市場現有頭顯市場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IDC分析認為,Apple Vision Pro彩色透視、手勢交互等功能可以在辦公、會議、家裝、健康、展覽展示場景中起到積極作用,國內開發者尤其是非游戲開發者將更多參與到相關內容創作中,帶領AR/VR硬件設備逐步突破大眾消費者心中娛樂設備定位的固有刻板印象。
馬繼華告訴記者,蘋果憑借其強大的品牌效應,推出頭顯產品會大大帶動市場熱度,對整個行業都是利好,或刺激相關產業投資。
“當前全球及中國AR/VR市場出貨均出現下滑,廠商的新品上市、營銷動作、新內容上線節奏等有所放緩,新的顯示和交互技術組件良率及量產時間仍不確定,全行業仍有重大的技術難題需要攻克和解決。本次Apple Vision Pro發布對于整個AR/VR行業來說,從產品硬件特點、內容生態升級方向、產業鏈新技術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但難以憑借一代新品實現行業的跨越式發展。”IDC中國高級分析師趙思泉指出,作為年度最為重要的新品之一,Apple的正式入局將加速AR/VR設備從娛樂工具向生產力工具演進。
IDC還指出,Apple Vision Pro硬件組件中很大一部分供應鏈企業來自國內。發布后,國內終端廠商也會積極跟進,共同推動國內AR/VR產業鏈結構布局優化,同時促進新顯示、電池、交互部分零部件的發展與升級。IDC預計,在本次新品對Standalone VR(虛擬現實一體機)產品平均單價拉升之后,未來2-3年隨著產品成本將進一步壓縮,組件生產規模加大,全行業平均單價將開始下滑。
此外,付亮表示,不論蘋果公司今天是否推出這款產品,得益于網速越來越快、時延越來越低,以及算力、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迭代升級和成本的降低,VR/AR/MR等領域的應用情況都將在近年內得到較快發展。(內容轉載于央廣網)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