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南墻撞了,撞得還挺疼的,可我沒想著回頭,因為那是我的選擇!”經過兩年孵化、三年打磨,具有獨樹一幟“京韻布魯斯”風格的原創音樂劇《南墻計劃》近日在保利劇院上演。這部戲將中國傳統曲藝和世界流行曲風巧妙融合,以豐富多元的音樂元素和幽默真摯的情感表達,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整場演出笑聲掌聲不斷。
《南墻計劃》雖然通過上海文化廣場“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走向演出市場,但整個舞臺——無論是北京胡同四合院院墻的舞美設計,還是“兒化音”——都洋溢著濃郁的京味兒。尤其將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梅花大鼓、太平歌詞、樂亭調和現代流行音樂鼻祖布魯斯巧妙融匯的“京韻布魯斯”,洋溢著北京風情。
劇中,面臨高考的17歲搖滾少年張承藝,和大部分處在青春期的少年一樣,討厭束縛、討厭規矩。而他熱愛傳統文化的父親、曲藝演員張忠禮,卻一心想讓兒子繼承衣缽。原本就充滿裂痕的父子關系被一張海報徹底攪了個天翻地覆,海報上寫著——“12月31日張忠禮曲藝封箱演出,壓軸嘉賓曲藝新星張承藝。”
為了反抗父親的安排,張承藝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計劃,他要在父親演出那天,上演一場搖滾樂的對臺戲。三個“死黨”助攻,神秘少女挺身而出,青春無畏對抗著規矩方圓。然而,一連串的意外讓這個“不撞南墻不罷休”的計劃進行得舉步維艱,直到正式演出那天,青春的轉折點似乎已經悄然出現……
舞臺上厚厚的“院墻”,隱喻的正是劇名中的“南墻”,有人想“守護”它,有人想“撞破”它。兩代人之間新思想和老觀念的碰撞,父與子之間血脈傳承與追求獨立的對抗,展現的也是具有時代特色的代際關系與文化命題。
演員們的表演可圈可點,他們唱功出色,情感真摯。在劇中飾演張承藝的演員徐均朔格外鐘愛這部作品和他所扮演的角色。他說:“我最喜歡我們在排練廳里的爭執,因為爭執意味著在乎。我們都在乎這個故事。”
2018年,北京小曲《探清水河》出圈,使編劇孫浩程產生了把京劇唱段和青春故事融合做成音樂劇的想法。當他在音樂平臺上尋找具有京腔京味風格的音樂人時,老孫(孫中澤)所創作音樂的市井氣和鮮活性打動了他,二人一拍即合,故事和音樂就這樣相遇了。周小倩導演的加入,又為最終成稿的劇本注入了更加豐厚的生活閱歷和人生體悟。
劇本創作過程中,同為作曲和音樂總監的方一枝抓住了“撞南墻”這個概念:“我們交換了很多故事,這些年的回憶交織在一起,也看到了一堵南墻。面對這南墻,你撞是不撞?你知道它是墻,人撞不過去,會疼會流血,還是要去撞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表達?!薄赌蠅τ媱潯返囊魳穭撟饕厕饤壛税辞钤~,而是采用依詞作曲,將漢語的音韻發揮到了極致,使得詞與曲珠聯璧合、渾然天成。
《南墻計劃》的制作人和曉維表示,在看到這個故事孵化展示的時候,她就被深深打動,眼淚控制不住地流下,并產生了一定要把它做出來的堅定想法?!斑@個故事獻給我們曾經的少年時代,獻給父母的少年時光,每一個熱烈真誠追逐夢想的人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北京日報)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