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共基金從業者來說,無論是行業蓬勃發展,還是困難,如果遵循業務的基本知識,不是因為誘惑和變形,不是因為壓力和搖擺,那么行業的發展就會有更少的起伏,更穩定的力量
◎黃淑慧
美國著名金融史學家彼得·伯恩斯坦寫道:“個人投資者財富的變化離不開財富管理行業的結構。”。
公開發行基金無疑是財富管理行業中最具包容性的子行業,其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與個人投資者的重要利益密切相關。最近,產品盈利效果差,投資者經驗受損,基金發行低于預期。這種情況交織在一起,再次考驗了公開發行基金從業者的智慧。現在是時候思考和整理行業發展的常識了。
目前公募基金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不僅是因為國內外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投資收益獲取難度大幅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金行業在前幾年快速發展期間違反常識留下了一些后遺癥。
其中最有爭議的是,在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a股市場快速上漲期,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順應市場、趨勢和人性,發行了大量熱門基金,導致當時相當一部分投資者仍處于虧損狀態。
“基金容易做,容易做”幾乎是每個從業者都熟悉的黃金句子,但每當牛市到來,行業仍難以完全抑制規模擴張的沖動,然后在市場低迷中遇到投資者信任下降,導致底部布局,不能得到投資者的財務支持。
如何擺脫這種周期性的束縛,是最近廣泛討論的話題。要回答好這個問題,也許還是要回歸基金管理的常識。
約翰·博格在《共同基金常識》一書中表示,基金管理應定義為信托責任精神、專業競爭力和自律,以及長期關注。
自國內公開發行基金誕生25年以來,在幾次牛市和熊市的變化中,一代又一代的從業者在個人經驗中不斷思考和總結,留下了許多高度簡潔的常識性判斷。
例如,華夏基金前負責人范勇宏表示,規模是“管理”的,而不是“銷售”的。瑞源基金創始人陳光明表示,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個管理欲望的行業。管理客戶的欲望,控制自己的欲望,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對于公募基金從業者來說,如果他們遵循類似的基本常識,不因誘惑而變形,不因壓力而搖擺,行業的發展就會少一些起伏,多一些穩定的力量。
令人欣慰的是,在當前的發展整頓期,基金行業采取了積極行動,從中長期維度推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無論是降低利率、加強投資教育、投資研究、逆勢營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資者信心,增強投資者信任。這些能夠從根本上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供應能力的措施無疑值得鼓勵。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