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銀妍
6月10日,首屆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協會會長何艷春在“基金期貨市場時代機遇與法治保障”分論壇上表示,中國基金會將積極參與行業法治建設,幫助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何艷春表示,良好的法治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石,遵守法律法規是機構穩定經營的生命線。基金業的可持續繁榮和發展與法治的領導、規范和保障是分不開的。談到行業法治的建設,他談到了四個方面:
一是促進基本法治供給的增加。何艷春表示,中國基金會協會組織行業進一步評估基金法實施十周年效果,促進行業發展新形勢、新問題的法律修訂;促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定的出臺,在市場準入、展覽行業要求、監督管理、責任配置等方面做好制度安排,特別是注重登記備案、籌集資金、投資經營,根據風險投資基金的特點,明確統一與差異化、監管規則與促進政策協調相結合的專項規范。
二是促進私募股權司法政策的制定。何艷春表示,中國基金會將促進完善私募股權糾紛的判決規則,促進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刑事犯罪認定標準,加強私募股權非法集資、使用非公開信息交易、使用委托財產、挪用基金財產等犯罪行為。
第三,不斷完善自律規則體系。何艷春表示,中國基金會協會制定了基金自律規則體系規劃,確保機構登記、產品備案、會員管理、資格、執業規范、考試培訓、風險監控、線索篩選、自律檢查、紀律處分、投訴報告處理等環節。
四是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具體措施包括:引導行業機構完善績效報酬、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和職業道德規范,防范行業聲譽風險,進一步推進行業文化建設;提高自律案件線索發現和處理的能力和效率。及時清理重大破壞信托、嚴重違規、異常經營、“空殼僵尸”等風險機構;促進多重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積極利用組織調解,促進和解,暢通投資者權利保護和救濟渠道。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