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古稱吐鐵,是貝殼類軟體動物,分為青泥螺、黃泥螺,黃泥螺品質高于青泥螺。如東泥螺屬黃泥螺,貝殼呈卵圓形,大小如螺螄,腹足肥大,約占身體全長的四分之三。體表有黏液,表面有螺旋狀環紋,內面光滑,黃褐色外皮。肉質柔軟鮮嫩,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東特產仙緣牌醉泥螺系列產品先后獲評中國海鮮之鄉名牌產品、江蘇名牌產品等。
2017年12月,如東泥螺獲批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2018年8月,如東泥螺經核準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中國地理標志集體商標。
如東海域海潮覆蓋灘涂,直抵岸腳,潮間帶浮游生物集中,灘涂平坦、海水流速平緩,有利于泥螺生長繁育。由于餌料豐富,如東泥螺繁衍迅速,品級優越,相比其它地區所產泥螺,無論在口感上還是在營養價值上都更勝一籌。西周時,如東為海中沙洲,直到東晉才和大陸連接,灘涂盛產泥螺等貝類海產。沿海居民不必出海,綿延百里的灘涂上泥螺俯拾皆是,自古以來就是百姓家常菜。清代詩人周應雷在《漁灣竹枝詞》中贊曰“更有家常肴嘎飯,黃沙出得好泥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如東泥螺資源依然十分豐富?!度鐤|縣文史資料》所載《新中國成立初期如東灘涂資源調查》一文中提到:“我們數了一數,一平方米的灘面上趴滿了三四百只泥螺?!?988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編纂的《江蘇省海岸帶自然資源地圖集》記載:如東海域為泥螺生長密集區,如東環港泥螺密度為每平方米21~50個。
進入21世紀,如東不斷強化泥螺產業標準化建設。2914年,位于如東的江蘇省泥螺生產標準示范區項目通過驗收,成為全省第一個省級泥螺生產標準化示范區。如東在泥螺育苗上進行南北苗種的創新實驗,成功培育出高質量苗種,泥螺產量大幅提升。2022年,如東泥螺標準化養殖面積、年產量分別比2017年增加4萬余畝、1500余噸,產品年收入達2億元。
如東加大泥螺品牌建設和推廣力度,引導泥螺深加工重點企業加快產業體系建設。指導企業強化質量控制,實施精細化管理,南通北漁人和水產有限公司發展成為集研發、育苗、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多元化泥螺產品龍頭企業。通過推廣宣傳,如東泥螺知名度不斷提升,成功進駐各大連鎖超市,并借助電商平臺,實現了從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到“互聯網+”發展模式的深度轉變。
(供稿單位:如東電商中心)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