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蟶是海產雙殼軟體動物,主要品種有大竹蟶、長竹蟶、短竹蟶等。竹蟶貝殼光滑脆薄,淡茶褐色,有光澤,呈長方形,好像兩枚破裂的竹片,合抱呈竹筒狀。竹蟶一般棲息在淺海和潮間帶沙灘上,掘穴而居,以強有力的錨型斧足直立生活,大部分身體埋入沙中。栟茶竹蟶為如東縣栟茶鎮特產,是蟶中的上乘品,當地人稱之為“本港蟶”。栟茶竹蟶肉質如玉,鮮嫩無比,營養價值、經濟價值高,兼具藥用價值。
2018年12月,栟茶竹蟶經核準注冊為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地理人文
如東栟茶鎮是竹蟶的優質產地。栟茶灘涂廣闊,長江與內河入海時所攜帶的大量營養鹽和有機物在此匯聚,大量浮游微生物每日隨潮汐沖上灘涂,為貝類動物提供了上佳餌料,有利于竹蟶生長繁育。
由于食物豐富、環境適宜,栟茶地區一年四季均可產蟶,但季節不同,蟶的質地有所差異。春天的竹蟶叫春伏、籽蟶;黃梅天的蟶俗稱“大肚子”,質量欠佳;黃梅天以外的夏天的蟶叫伏水、小伏水,質量較好;而秋天的秋伏蟶質量最優。另外還有種小蟶,形態和竹蟶相似,被稱為“女兒蟶”或“米兒蟶”。
清代以來,竹蟶一直被列為貢品,宴客時已有“蟶干席”。清代詩人謝墉稱贊竹蟶:“眉目渾成銀爍爍,肌膚嫩極玉溶溶。”清乾隆年間(1736—1795),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記有:“用冷水泡一日,滾水煮兩日,撤湯五次。一寸之蟶干,發開有兩寸,如鮮蟶一般,才入雞湯煨之。”“鮮蟶”記載:“烹蟶法與車螯同,單炒即可。”在《紅樓夢》描寫的賈府年貨清單里,也有蟶干20斤的條目。
培育發展
栟茶竹蟶品質優良,綠色無公害,竹蟶產業是如東特色支柱產業。2007年,如東建立大竹蟶海洋臨時保護區,是農業部首次批準并對外公布的40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之一,總面積26萬畝。同年,在該水域對竹蟶等貝類進行增殖放流,竹蟶資源在放流區域內恢復明顯。栟茶竹蟶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帶動越來越多的沿海養殖戶發家致富。2022年,栟茶竹蟶年產量850噸,產值5100萬元。
在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如東著力宣傳推介竹蟶品牌,積極推動栟茶竹蟶“走出去”。2014年,在以“大美鄉村,神韻田園”為主題的南通鄉村旅游節上,栟茶鎮選送的聚福樓白煨竹蟶湯被評為鄉村旅游節“金牌菜”。名菜“王二小煨竹蟶”亮相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欄目,成為栟茶旅游觀光者的必選佳肴。2016年,栟茶煨竹蟶傳統技藝參加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受到一致好評。2023年,中央電視臺《誰知盤中餐》欄目走進栟茶古鎮,對栟茶竹蟶美食進行紀實拍攝,向全國觀眾推介。
竹蟶采捕法
鉤蟶 指用鉤子勾出竹蟶。在采捕季,捕蟶人手拿長約60厘米的鐵質蟶鉤,在沙灘上尋找竹蟶氣眼,發現氣泡后立即下鉤,一轉一拎,竹蟶便被捕獲,甩入網兜之中。有些鉤蟶本領高的,可以雙手持鉤,左右開弓進行作業。
挖蟶 指退潮后在竹蟶氣眼多的沙灘上直接用鐵鍬挖掘,挖掘深度一般在40~50厘米之間。挖蟶費工費力,采用者多為鉤蟶不熟練的新手,經驗豐富的捕蟶人很少采用。
釣蟶 指在竹蟶氣眼上放少許食鹽,鹽溶于水,流入蟶洞,由于洞內含鹽量突然變大,竹蟶受到刺激快速爬出洞口,釣者便可乘機釣捉。釣蟶雖較省力,但成功率不高,因為許多竹蟶受刺激后也會選擇下沉躲藏,故此法費時費本,采用者也不多。
(供稿單位:如東電商中心)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