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26日,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主辦的2024年電力建設科技發展大會暨首屆電力智能新型施工裝備展在江蘇無錫召開。本屆大會以“聚電力科技、強智能裝備、促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加快建設電力建設行業新質生產力,推動電力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電力建設力量。
江蘇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顧問李全林,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原局長李萌,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辛保安,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會長、國際金融論壇能源轉型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ESG發布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王思強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第36屆主席舒印彪,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傅振邦,萬科集團創始人、董事會名譽主席、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深石集團創始人王石,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中電聯電動交通與儲能分會執行副會長、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監事長、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基建部主任張寧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原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曹玉書,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通訊發明審查部原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李超,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長聘教授、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宋曄皓,修遠基金會理事長、《文化縱橫》雜志創辦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特聘研究員楊平,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景萬,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計劃財務部主任、中電聯電力裝備供應鏈分會會長丁永福,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網(運營中心)主任孟維站,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林剛,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賈彥兵,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于雷,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重大項目總監李慶江,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林志重,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許曉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安全總監兼基礎產業部主任劉建平,國能電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光福,中新建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偉,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現任科技委副主任、首席技術專家宗敦峰,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信息裝備事業部總經理裴愛國,海口神維環保產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明明,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基標,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營銷中心總經理、產業發展部副部張曉東,中國安裝協會副秘書長唐忠赤,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駐會副會長尹松、秘書長祝慧萍、總工程師兼副秘書長白林杰,副總工程師石玉成及來自中電建協理事單位、常務理事單位、全國各地的電力建設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的共計18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王軍主持。
李全林在致辭中表示,電力建設作為新型能源體系的基礎設施和物理基礎,研究推動其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是電力建設行業技術創新供需樞紐和交流平臺,在廣泛匯聚國內外電力建設領域先進技術和創新理念,搭建電建裝備供需對接和研發管理平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扎實做好電力建設科技創新發展和能源電力安全保障工作,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電力建設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推動電力建設關鍵技術、核心裝備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要以高質量保供穩住能源安全,切實以能源電力保供之“穩”支撐經濟發展之“進”。
李萌在致辭中表示,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新的技術體系是關鍵。要圍繞統籌新能源電力發展中的多能互補,攻關電—氫—電耦合技術,加強新能源上網消納、離網消納和長時儲能的能力建設,探索建立綠電直送通道和跨區結算體系,推動平滑輸出,提高清潔能源電力比重。要適應新能源時空地域分布和技術特征,發展智能電網和微電網技術,使電網的包容性、穩定性、魯棒性更強,提高多種形式的新能源利用和管理能力。要重視儲能技術的持續迭代,降低設備成本,提高設備效率和壽命,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廣泛應用。要強化企業電力建設科技創新主體,加大企業研發投入,組織企業凝煉科學問題、技術方向,在實踐中產生的科研項目更有針對性,成果更具有轉化效應。
辛保安在致辭中指出,電力行業要扭住重點,精準發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一要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快推動電力建設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二要全面加強基礎研究,有組織推進具有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具有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具有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三要大力推動成果轉化,進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四要廣泛凝聚創新合力,強化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大幅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發揮行業平臺作用,凝聚推動電力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加強標準研究、制訂和應用推廣,推進中外標準互認互通。
王思強在致辭中指出,當前,電力建設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施工裝備智能化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一項項科技創新成果,見證了電力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激勵著一代代電力工程建設者敢于創新求變,勇于攻堅克難。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將勇立潮頭、勇擔使命,按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堅持引領作用,讓電力建設走向世界科技前沿,發揮服務職能,優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環境,與行業企業一道,大力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繼續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凝聚創新人才、匯聚創新智慧、點燃創新熱情,加快推動電力建設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舒印彪在“‘雙碳’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的主旨演講中,深入剖析了電力行業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核心角色,并明確指出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是實現“雙碳”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新型電力系統不僅代表了未來能源體系的發展方向,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他強調,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參與,只有形成合力、協同推進,才能在全球能源變革中占據有利位置,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傅振邦作題為“電力科技創新的國能實踐”的主旨演講,強調了電力科技創新在實現“雙碳”目標、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電力科技創新是推動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王石以“碳中和,讓生活更美好”為題作主旨演講。作為站在能源消費側的重要代表,王石從個人經歷出發,分享了萬科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以及他對于碳中和未來的展望。王石在演講中呼吁所有企業積極參與碳中和行動,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他表示,碳中和不僅是挑戰,更是機遇。希望更多企業將加入到這場綠色轉型的浪潮中,共同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朱共山在題為“新型電力系統下的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新能源產業需依托科技創新,在保障品質的同時控制成本,以構建安全、清潔、高效、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為目標,積極應對產能過剩的挑戰,推動產業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發展,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張寧作題為“全面推進機械化施工,加快形成電網建設新質生產力”的主旨演講。他強調,全面推進機械化施工是加快形成電網建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路徑。他指出,通過機械化施工的高效推進,不僅能夠顯著提升電網建設的效率與質量,還能有效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為構建安全、可靠、智能的現代電網體系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他呼吁業界同仁共同努力,把握機械化施工帶來的新機遇,推動電網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大會現場公布了2023年電力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評選結果,并對獲獎者進行表彰。
會議同期舉辦首屆電力智能新型施工裝備展,電力建設各類智能施工裝備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全資子公司北京中電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深圳光明頂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推廣的巡檢探測機器狗、與北京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推廣的重載無人機等最新電力前沿智能科技施工裝備和技術受到參展嘉賓一致好評。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