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毅
5月份至今,“問詢函”變成最近股票公告的高頻詞匯,一方面是交易中心對上市公司下達問詢函,另一方面是上市企業回應咨詢或推遲回復信息公示。在一問一答中,投資人對上市公司經營的了解又明亮一些。
交易所問詢函對焦信息公開、公司治理結構和潛在性風險,具體內容關鍵歸到兩類,一是對上市公司關鍵財務指標分析的咨詢,包含財務報表信息真實性、純利潤及經營性現金流出現異常轉變、收入準則及成本結轉、巨額資產減值準備及存貨跌價準備記提、審計報告意見“非標準”等;二是對上市公司日常經營違法行為的“詢問”,包含運營模式、股權拍賣、重大資產重組及資產收購合理化等投資人關注的問題。咨詢具體內容不但涉及到公司治理結構、財務會計、會計、稅收和政策法規等專業能力很強的行業,還涉及到產業優勢、企業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
在今年的4月10日,證監會現任主席易會滿在滬深交易所電腦主板股票注冊制第一批公司上市儀式上致詞時指出,股票注冊制下,必須堅持以信息公開為基礎,監督機構不對公司的升值空間做分辨,主要是通過咨詢把住信息公開質量管控,夯實外國投資者信息公開第一責任、中介服務“守門人”義務。
小編認為,交易中心技術專業、立即、實際、深層次的咨詢與上市企業用心、慎重回復信息常態往來賬戶,也為金融市場最少產生三方面的良好轉變:
一是,問詢函關心上市公司治理層面存有的缺陷,發揮交易中心一線管控功效,充分體現了交易中心“早預防、勤預防、細預防”一片苦心。根據問詢函對信披違規違法行為的威懾,提升精準化監管,正確引導上市企業完成規范運作,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以及實效性,有益于有序推進上市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壓實資產市場持續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
二是,根據問詢函所傳送嚴格監管工作壓力,將逐步推進上市企業積極開展更加精細化管理的信息披露,對運營管理和內控制度等多個方面健全。事實上,近日發生的推遲回應、回應更改等公示,側面說明了上市企業在回應管控咨詢時慎重、負責任的態度。
三是,監管函向社會發信號,提示投資者關注相關事宜、注意投資風險。特別是篇數長問題很多且逐層詢問的問詢函,投資人更應擦亮眼睛。除此之外,咨詢函的回復是上市企業提升信息公開的一種方式,能投資者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內容,提升決策準確性。
尤其關心的是,管控咨詢常態會提高規章制度規模效應,特別是管控咨詢幅度越大,規章制度規模效應越高。規章制度規模效應將顯著降低上市企業運營風險,提高股東會勤懇度,完成中國資本市場根據非懲罰性管控提升行政執法高效率并切實提高上市企業品質與風險控制力。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