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萌
6月1日,國家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在常規發布會上詳細介紹,2023年1月份至4月份,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整體維持增長勢頭。服務項目進出口額20816.5億人民幣,同比增加9.1%。在其中出入口8871.3億人民幣,降低4.9%;進口的11945.2億人民幣,提高22.6%;服務貿易逆差3073.9億人民幣。
星象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今年前4個月,在國際局勢可變性提升的大環境下,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整體依然保持了增長勢頭,國際服務貿易經濟發展質量穩步增長。特別是知識密集型服務商貿繼續發揮“推進器”功效,增速豐厚,展示出很強的適應能力和延展性。
束玨婷表明,知識密集型服務商貿占有率提高。1月份至4月份,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貿易9057.9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3.1%,占服務項目進出口額的比例達43.5%,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5%。在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入口5384.8億人民幣,提高18%;提高很快的行業是保險業務,增長幅度達260.5%。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的3673.1億人民幣,提高6.6%;提高很快的行業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以及其它商業,各自提高54%、26.2%。
談起怎樣進一步優化國際服務貿易構造,上海市立信會計金融學校自由貿易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要促進服務進出口更為平衡,降低貿易赤字;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廣知識密集型服務商貿,提升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競爭力。
在付一夫看起來,最先,要進一步技術密集產業發展,推動高技術實力新產品開發,加速技術性研發成果轉化,擴張國際服務貿易中技術性進出口產品,變小服務貿易逆差,為此提升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競爭力;次之,要進一步加大服務行業擴大開放水平,有效正確引導外資企業流入高效益新型產業,全面提高在我國產業發展品質;再度,要激勵服務外包企業全力承攬國際服務貿易離岸外包,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創建服務外包產業服務平臺,推動出口貿易提高方法變化與服務貿易總額擴張;最終,要重視塑造、引入國際服務貿易高級人才。
憧憬未來,付一夫覺得,知識密集型服務商貿仍將是帶動在我國國際服務貿易整體提高的重要方向,尤其以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為中心的新式國際服務貿易。因而,還要繼續掌握數據技術賦能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發展機遇,進一步培養國際服務貿易的增長點和新高地。比如,推進與“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地區在數字經濟的、自主創新等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等。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