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周尚伃
在券商資管業務構造不斷優化的大環境下,領域正重歸主動管理源頭,向證券基金業務流程滲入的腳步還在加快,其總計管理方法公募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
前不久,證券公司合理布局證券基金跑道還有新進展——倆家證券公司各自也為集團旗下資管子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增資擴股。去年7月份恒泰證券獲準開設資管子公司后,在今年的5月30日,恒泰證券發布公告稱,擬以自籌資金向資管子公司開展增資擴股,增資擴股總額為8億人民幣。此次增資擴股結束后,恒泰證券資管子公司將于達到業務流程資格條件的情況下,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辦理證券基金業務經營資質。去年中信證券對中信建投基金的占股比例增加到100%后,在今年的5月29日,中信證券將對中信建投基金增資擴股1.5億人民幣。
一位券商資管部門總監向《證券日報》記者說:“證券公司加快合理布局公募基金跑道的主要原因是公募基金銷售市場快速發展,同時對券商公司業績表現財富管理業務具備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將成券商資管及財富管理轉型突破的重要因素。”
2022年,中國證監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以及配套設施標準,適當放開同一行為主體擁有公募牌照數量限制。這也就意味著“一參一控一牌”最新政策正式落地,自此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發展不斷加速,開設資管子公司、申請辦理公募基金牌照、加持公募基金公司股份、對相對應企業增資事件后持續產生,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
金融行業中,現階段資管子公司的總數已增加到26家,但只有8家資管子公司有著公募基金牌照。尤其是在今年的,或者因公募基金牌照難題,已經證券公司逐漸優惠價集團旗下大集合參考證券基金更新改造商品。以“太平洋證券六個月翻轉擁有純債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為例子,5月8日,本產品發布清算審計報告,主要原因是該集合計劃于4月26日屆滿且沒有調整為證券基金,因而按合同約定于4月26日給予停止,4月27日進到清算方案。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孫婷表明:“證券公司積極開展大集合公募化升級改造申請辦理公募牌照,有益于本來專注于高凈值人群的券商資管開啟科技金融銷售市場,服務項目更為廣泛大眾人群,針對不同股票投資風險的用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項目。”
近年來,許多券商資管分公司皆在推動公募基金牌照申請工作中,已經有興證資管、招商合作證券資管、廣發銀行證券資管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公募基金牌照申請。針對對資產管理和證券基金市場的發展未來展望,銀河證券表明:“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群眾金錢的穩步增長,在理財新規、養老保險金管理體系不斷完善等金融市場改革創新措施共震下,以證券基金為代表規范化、凈值型理財資產管理行業變成金融業子行業里邊極具與活力增長空間的板塊之一。”
也有好幾家證券公司在參控投公募基金公司層面手疾眼快。例如,5月26日,中郵基金發布公告稱,企業重要股東中國郵政擬向擁有本身28.61%占比的股份根據特殊事宜國有資產轉讓的形式所有出售給中郵證券。東方證券也在今年完成了“一控一牌”,實現了對萬家基金11%股份的回收,擁有萬家基金股份升至60%。為填補公募基金牌照缺口,5月5日,國聯證券回收中融基金75.5%股份進行工商變更登記,中融基金變成國聯證券子公司。
中金證券科研團隊覺得,證券基金業務流程成為了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發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環,“含基量”及公募基金牌照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券商公司銷售業績品相。
比如,第一創業比較早開展公募基金合理布局,控投創金合信、入股銀華基金,完成對公募基金公司的“一控一參”。2022年,第一創業資管業務版塊完成收益12.4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4.03%,營收占比達47.52%。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