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何文英
6月11日夜間,華民股權發布公告稱,企業子公司鴻新新能源科技(云南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鴻新新能源”)擬境外投資基本建設年產量10GW高效率N型單晶硅棒、單晶硅片新項目二期及新增加10GW硅棒4GW單晶硅片新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約40億。
華民股權經理夏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伴隨著光伏行業的高速發展,銷售市場日漸提升。新項目提產的順利推進,將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企業在拉晶和單晶硅片階段貯備的研發技術、生產制造管理心得和優質上下游客戶區位優勢,助力公司新能源戰略再上臺階。”
訂單信息充裕提產刻不容緩
數據顯示,華民股權在昆明總體規劃了20GW高效率N型單晶硅棒及14GW單晶硅片新項目,在安徽布局了10GW異質結電池專用型單晶硅新項目。
據夏宇詳細介紹,現階段云南省10GW高效率N型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項目一期布局的240臺單晶爐所有建成投產,拉晶生產能力做到滿產情況,每個月可制成方棒超出750噸,每個月可制成單晶硅片超4000萬片。“云南項目二期和安徽省工程建設也在積極穩步推進中,預計在2023年底以前完工建成投產。”
但是,就算華民股權目前生產能力已經達到滿產情況,好像也無法滿足中下游持續不斷的訂單信息。
據企業先前公告稱,鴻新新能源和客戶A達到單晶硅市場銷售框架合同,承諾在2023年向后面供貨單晶硅1.08億片。除此之外,企業還和安徽省華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浙江鵬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自簽訂了訂單信息,計劃在2023年向二者各自供貨單晶硅棒1512噸、單晶硅5000萬片。
在訂單信息充裕、生產能力飽和狀態的大環境下,華民股權提產提質增效已經是刻不容緩。夏宇表明:“本次提產新項目全方位達產后,將進一步擴大企業產能規模,可以充分滿足安徽省10GW異質結電池專用型單晶硅新項目產業配套的需要,產生產業協同。”
轉型發展光伏發電業務流程成效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華民股權轉型發展光伏發電業務流程至今成效明顯。2023年一季報表明,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4億人民幣,同比增加391.26%;歸母凈利549.15萬余元,同比增加1421.03%。僅一季度,企業營業收入已經基本并列上年全年度。
一位證券公司光伏產業投資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在光伏產業降低成本前提下,現階段單晶硅片正在向大規格方面發展。華民股權對焦高效率N型單晶硅,有著大規格單晶硅棒感應釬焊、單晶硅片細絲化激光切割和切半片市場優勢并取得了下游企業的一致認可,伴隨著訂單逐漸落地式,銷售業績將實現大幅上升。”
據統計,華民股權拉晶和切成片的硅片生產加工工藝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戶滿意度隨時隨地做單晶硅片規格和型號變化,達到182mm或以上規格的作業條件;細絲化切割工藝能夠降低切成片薄厚、提升企業切成片高效率、減少切成片的時候對硅晶體的損害,提升企業單晶硅片生產能力,達到日益突出市場需求。
“因為老舊超小型單晶硅片生產能力必須升級換代才可以生產制造大尺寸硅片,老二手設備迭代更新層面有非常大的生產能力負擔,而華民股權作為行業新入局者,有著全新升級機器設備更有效率,不存在淘汰落后的退出成本,可以在大尺寸硅片行業快速產生競爭優勢。”以上分析師表示,企業也擁有等其它料再造循環系統回收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雙向優點累加下預計在單晶硅片行業彎道超車。
除此之外,中下游銷售市場轉暖和賽道人坡厚雪又為華民股權的盈利彈力帶來了想像。據索比光伏網資料顯示,4月份N型部件校準占比達到20%,中下游供不應求。據CPIA統計分析預測分析,N-TOPCon充電電池市場占有率有希望從2022年的8.3%上升到2023年的18.3%、至2025年市場占有率將超四成,發展趨勢預估開朗。
“公司現階段正積極掌握光伏行業發展機遇和P型充電電池轉為N型電池技術升級對話框,重點布局高效率N型單晶硅業務流程,成果已開始顯現。”夏宇表明。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