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鏡茹
6月10日,錦龍股份再拋定向增發方案,公司實際控制人楊志茂擬現錢申購2.64億股。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企業四年來第四次公布定向增發應急預案,前三次均因各種原因折戟沉沙。
業界覺得,這一舉動有益于錦龍股份向綜合類證券公司大股東總資產看齊,提高資金實力。
融資補充流動資金
應急預案表明,本次發行對象是實際控制人楊志茂,發行價10.44元/股,發行新股總數不得超過2.64億股(含本數),募資最高不超過27.56億人民幣(含發行費)。
本次發行結束后,楊志茂與其說一直行為人他的老婆朱鳳廉、新時代企業的股份比例總計會由50.05%增加到61.41%,大股東會由新時代企業變更為楊志茂,控股股東仍然是楊志茂。
錦龍股份稱,扣減發行費后,募資將主要用于還款公司借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錦龍股份主營業務證券公司業務。Wind資料顯示,2022年錦龍股份總收入2.47億人民幣,涉及到投資銀行、資本管理、經紀人、期貨交易、個人信用等服務。
現階段,企業擁有中山證券67.78%股份、東莞證券40%股份。截止到2023年3月份末,中山證券建立了22家分公司、44家證券公司,東莞證券建立了30家分公司、61家證券公司,服務網點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地區。
近些年,錦龍股份境外投資及發展業務自有資金大多為向金融機構貸款,導致企業負債率和財務成本較高。
公告稱,2020年至2022年年底,錦龍股份合并口徑負債率分別是77.36%、74.86%、77.66%,總公司規格負債率分別是66.34%、69.39%、75.24%。
錦龍股份稱,此次向特定對象發行新股募資有利于公司優化經營情況,減少經營風險,提升營運能力。經計算,此次募資到位后,企業合并口徑負債率將下降到69.21%上下,總公司規格負債率將下降到55.18%上下。
深度科技科學研究院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說:“中山證券、東莞證券是錦龍股份關鍵盈利來源,現階段均非上市,與上市券商對比,欠缺資本擴張方式。因而,在近些年各券商組織陸續股權收購的大環境下,錦龍股份本次增資擴股,不僅有利于減輕經濟壓力,也有利于適用集團旗下券商業務發展趨勢。”
經營規模成為了競爭要素
實際上,這已經是錦龍股份四年來第四次公布定向增發方案,先前三次均由于各種原因折戟沉沙。
公告稱,錦龍股份先前先后在2020年8月份、2021年6月份、2022年7月份公布定向增發應急預案,發售股票數均是不得超過2.64億股;發售對象是朱鳳廉;擬募資分別是35.56億人民幣、33.23億人民幣、32.13億人民幣,融資主要用途均是補充流動資金。
令人遺憾的是,這三次定向增發均因應急預案公布周期時間很長,或定向增發計劃方案期滿全自動無效等各種原因“小產”。
錦龍股份為什么這么過于執著股權收購?公司稱,通過此次向特定對象發行新股募資,將提高企業總資產,有利于在《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以及配套規定中規定的“緩沖期”內逐漸達到公司為綜合類證券公司大股東的總資產等資格標準,完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觀。
2019年7月份,中國證監會曾公布《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以及配套規定,對證劵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股人的總資產給出了定量化指標要求。按照相關規定,券商公司第一大股東或是大股東需要滿足資產總額不少于500億人民幣,資產總額不少于200億人民幣,主要業務要體現,主營近期5年穩定盈利的需求。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錦龍股份資產總額229.49億人民幣,資產總額50.58億人民幣。
“在券商業務單一化環境下,經營規模成為了關鍵競爭要素。公司要積極擴大經營、股權收購就是為了確保沒有在規模上脫隊,同時公司也需要在業務轉型等多領域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廣科資詢投資分析師沈萌告知《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