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創新是醫藥企業蓬勃發展的核心引擎。作為全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振東集團始終將科研體系建設視為企業發展的基石,多年來秉承“聚智廣合、深研勇創”的研發理念,與王永炎、張伯禮、黃璐琦、林洪生、葉祖光、王智民等專家院士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巖舒”復方苦參注射液、芪蛭通絡膠囊、中藥材基地建設、“五系列”藥食同源產品……專家合作驅動研發成果成功轉化,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注入強大動力。
一、深研“巖舒”打造腫瘤治療第一品牌
“巖舒”復方苦參注射液是振東集團的拳頭產品,具有抗癌、緩解癌腫疼痛、提高機體免疫力等顯著特點。今年初,在世界中聯腫瘤經方治療研究專業委員會上,“巖舒”復方苦參注射液入選《癌性疼痛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獲治療熱毒凝結中重度癌性疼痛的1級推薦,為癌性疼痛治療再添循證。
早在1995年,“巖舒”就已經被批準上市,但最初的生產企業——山西金晶藥業經濟效益低下、瀕臨倒閉。2001年,振東集團接手后,董事長李安平立志將“巖舒”發揚光大。為此,振東集團開啟了與國內外專家合作研究中醫藥的道路。
林洪生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國家中藥管理局中醫腫瘤學術帶頭人。2008年,振東開始與林洪生教授團隊、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攜手,深入探究“巖舒”的抗癌機理。多年不懈研究得出:“巖舒”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治療癌癥疼痛,源于藥物在抑制Capsaicin激活TRPV1誘導的ERK磷酸化的同時還能抑制腫瘤增值,改善炎性微環境。這一研究成果2014年在國際腫瘤研究領域的著名期刊《癌癥快報》(Cancer Letters)發表,是中藥注射液用于腫瘤治療研究的重大突破。
中醫藥發展不僅僅是面向全國,更需要走向世界。李安平認為,想要中醫藥走向國際,必須科研先行,應該用現代科技對中醫藥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讓更多人理解、認同中醫藥。2012年,振東集團中-澳分子中醫藥研究中心在澳大利亞成立;2016年,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David教授在國際腫瘤研究領域的著名學刊《腫瘤標靶》上刊登復方苦參注射液抗癌機制最新成果,在歐美學界引起轟動;2019年,振東國際腫瘤研究中心成立。振東用實力叩響了西方世界的中藥大門。
多年來,振東圍繞“巖舒”開展基礎、藥學、臨床研究共計100余項,投入研發資金近2.43億元,發表研究論文2000余篇,SCI論文130余篇,合計影響因子318.95。目前,“巖舒”復方苦參注射液是享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家、專利、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已躋身中成藥治療腫瘤領域第一品牌。
二、勇創“芪蛭”持續發力心腦血管治療領域
心腦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難題,振東制藥旗下芪蛭通絡膠囊具有益氣、活血、通絡的功效,適用于中風恢復期后遺癥,表現為半身不遂、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語言不利、身體倦怠者的輔助治療,讓無數中風偏癱患者受益。
王永炎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是國內中醫藥學的頂尖科學家,致力于中醫藥防治中風與腦病的研究。芪蛭通絡膠囊便是王院士的科研作品,自2010年起,芪蛭通絡膠囊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試驗,由王院士總設計,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等12家科研機構參研,田金洲、王忠、王新志等50多位國內頂尖專家共同參與,歷時8年,共計完成690例臨床試驗。
試驗結果表明,芪蛭通絡膠囊對改善卒中患者肢體運動、語言功能及降低癡呆轉化率等方面療效確切,獲得了業界和患者的一致好評。并先后榮獲“2018年度民族中藥匠心產品”“2019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制劑品種”。
繼芪蛭通絡膠囊后,王永炎院士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又開展一項中藥創新項目——ZD-18注射液。2020年11月,中藥創新藥ZD-18注射液項目研發方案論證會在北京振東研究院召開。目前,振東集團正與王院士團隊緊密合作,加快項目研發進程,力爭盡早將ZD-18注射液推向市場,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為攻克世界醫學難題貢獻中醫藥力量。
三、聚智“源頭”建立萬畝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
“中藥材質量對于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多次強調。在此前考察振東集團中藥材種植基地時,在今年5月召開的第十一屆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會中,張伯禮院士多次高度評價振東在發展中藥材事業方面的堅定決心。
藥材好,藥才好。李安平早早就意識到了中藥材質量的重要性,他稱“中藥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質量問題,一定要自己掌握自己的種源”。2003年開始,振東集團以平順縣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立足當地上黨黨參、連翹等道地藥材資源稟賦,高標準、高起點建設全國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為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振東集團與多位行業專家展開了緊密合作。王智民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藥質量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中藥化學和中藥質量控制技術的研究。早在2004年,為建設苦參GAP種植基地,振東就多次邀請王智民教授等科研人員到基地進行考察、論證;2014年,李安平董事長與王智民教授合著的《中國苦參》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王永炎、張伯禮院士在萬忙中撥冗作序。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植物病理學專家,帶領團隊研究出了一套克服連作障礙的人工仿生技術,較好地解決了中藥材種植中連作障礙難題。2021年,朱有勇院士率科研團隊從云南來到振東集團,深入平順山林腹地,圍繞潞黨參林下有機種植項目展開調研,并與振東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同時,振東集團也積極組織國醫大師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在內的中醫藥行業專家進行學術交流、現場調研,共同探討中藥材種植的最佳實踐。
截至目前,振東集團以黨參、連翹、黃芩、黃芪、柴胡等品種為主,已在全國建立了200多個共130.7萬畝中藥材規范化種植(GAP)基地,使傳統的中藥材種植實現了規模化、基地化、產業化、現代化。
四、廣合“食用”構建食養康護多維體系
基于百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的雄厚基礎,振東集團充分利用中醫藥背景優勢,匯聚行業專家智慧,全力在藥食同源產品及健康護理用品領域開拓創新。全面構建食養康護多維體系,持續深耕大健康產業,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健康保障。
在藥食同源產品方面,振東緊密攜手業內權威專家,以臨床實證為依據,探索藥食同養的康復之道。其中,林洪生教授課題組在傳統五紅湯古方的基礎上,經過長達18個月的精心研制,成功升級推出5+3特配五紅湯,特供腫瘤患者人群。其整體以通血脈穩心神為主,又化解血液中斑塊,保障血液正常循環代謝,對改善腫瘤化療后副作用有明顯效果,為患者提供了一種自然且有效的康養方式。
在健康護理用品領域,振東依托中醫藥理論,在古方“避瘟湯”的基礎上,聯合中國中醫科學院葉祖光、王智民兩位教授,以及北京振東光明藥物研究院和山西省中醫院的眾多專家,采用現代中藥高溫煎煮與低溫萃取技術,經過十余年的潛心研究,研制出涵蓋家庭、成年男女、嬰幼兒等多方面的系列中藥康護產品。
目前,振東集團的康護產品已在全國26個省份近100個城市熱銷,與上千家經銷客戶和上萬家終端門店建立了緊密的業務合作關系。這些產品的成功推出,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健康選擇,也為振東集團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科研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更是企業實現創新突破、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振東集團打造四大研發平臺,與行業專家廣泛開展深度合作,形成了完備的科研體系。展望未來,振東集團將繼續與醫藥界的領航者們攜手并進,共同推動健康產業繁榮發展,真正唱響“中國振東,創新中藥,讓世界愛上中醫藥”的世界名曲!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