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在天府之國成都的錦江河畔,一座醫院悄然扎根。
十年,足以讓一棵幼苗長成樹木,也讓一座年輕的醫院迎來蛻變:從成都市第一批腫瘤專科聯盟單位到成為成都市錦江區癌癥防治中心,從多個學科獲批重點到晉升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盈康一生四川友誼醫院的每一步都堅實而有力。在這十年中,變化的是不斷精進的診療水平,不變的是十年如一日傾聽患者的聲音,感知患者每一份細微的需求,予以真心、專心、用心的回應。
2024年12月16日,這家醫院迎來了它的十周歲生日:盈康一生四川友誼醫院(以下簡稱“友誼醫院”)10周年院慶暨AI腫瘤綜合解決方案示范中心啟動儀式正式舉行。
盈康一生四川友誼醫院10周年院慶活動現場
學科建設聚焦患者需求
圍繞患者的需求,深度發力學科建設貫穿著友誼醫院的發展脈絡,這一點在其腫瘤等特色學科的發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作為成都市錦江區癌癥防治中心,為了讓居民更好地掌握癌癥防治知識,提升早癌篩查率,友誼醫院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乳腺癌、肺癌等疾病的防治專題活動,提供定制化的“1+X”早癌篩查,讓篩查成效惠及更多人群。
(友誼醫院醫生在社區開展腫瘤防治活動)
從癌癥中晚期患者的痛點出發,友誼醫院探索形成了無嘔、無痛、營養相結合的差異化治療和康復服務模式,并相繼通過了“全國CINV規范化管理示范病房”(無嘔病房)與全國腫瘤患者營養指導中心建設項目的評審。一位曾經因化療身體劇烈不適,多次嘔吐的患者在接受無嘔治療出院后特意來到醫生辦公室表達感謝之情,感慨道:“從開始化療以來,第一次有這么好的醫療服務體驗。”
如今,友誼醫院已經能夠在腫瘤“預診治康”的各個環節為患者提供個性化與專業化的醫療服務。同樣地,基于患者在不同病種的多維需求,友誼醫院在普外科、呼吸內科與神經外科等學科建設上也取得了顯著成果,神經外科入選國家衛健委首批“神經外科建設中心”,普外科成為四川省醫學重點專科,呼吸內科成為成都市醫學重點建設專科,腫瘤科、腎病科則是錦江區臨床重點專科。這些學科建設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以優質的醫療服務滿足患者多維的需求。
臨床新技術創新應用到實處
隨著AI浪潮的來襲,數智化的力量正在為醫療領域注入新的活力,推動著醫療服務模式的不斷創新。
在友誼醫院十周年活動現場,與聯影集團共同打造的AI腫瘤綜合解決方案示范中心正式啟動。中心將通過整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及頂尖診療設備,打造西南區的腫瘤診療高地,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精準、個性化的全周期綜合解決方案,助力提升患者腫瘤防治水平。
回顧友誼醫院過去十年的臨床新技術創新應用歷程,其實是其以創新為動能,讓最新技術成果轉化為患者切實醫療效益的探索之路。面對患者對于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的迫切需求,友誼醫院在傳統外科手術的基礎上,將腔鏡化、管道化、微創化作為技術迭代的重要方向,讓患者享有更加安全、高效且低創傷的醫療體驗;精準回應部分不愿進行外科手術和中晚期不能手術的患者治療需求,友誼醫院應用腫瘤微波消融術等多項新技術,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心腦血管疾病的精準介入診療,不僅成功拆除了患者體內的“不定時炸彈”,更大幅縮短術后恢復時間,讓患者在更短的時間內實現康復……
此外,友誼醫院還率先引進TOMO美國斷層腫瘤放射治療系統、伽瑪刀、西門子新型PET-CT等國際先進醫療設備。通過先進設備與創新技術的有機結合破解了一個又一個臨床難題。如今,友誼醫院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的醫療資源與診療體驗。
患者體驗更有溫度
在不斷推進學科建設和臨床新技術創新應用的同時,友誼醫院深知,醫療服務的“溫度”對于患者來說同樣重要。每天人來人往、高速運轉的醫院,如何讓每個患者都能感受到醫療的溫度?答案就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創新理念。
友誼醫院“三心”病區建設便是這一理念的體現,通過強化患者教育、護理質量改善等差異化重點項目的推進,從臨床到后勤都涌現出了很多服務金點子,為患者提供質量放心、服務暖心、環境舒心的優質體驗。特別是醫院創新開展了“無陪病房”試點,配備專業的護理員,與醫護人員共同為患者提供細致入微的專業照護,有效解決患者家屬無法陪護或陪護能力不足的問題。許多患者表示,在無陪護病房中,他們可以安心地進行康復,不再擔心家人因陪護而耽誤正常工作生活。
通過數智化創新服務流程與服務模式優化患者體驗,同樣是友誼醫院醫療溫度的題中應有之意。在友誼醫院,一塊交互式床頭屏,集合了院內信息查詢、診療單查詢、電視直播、健康宣教、訂餐等生活服務功能,為患者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住院體驗;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打造的互聯網醫院,集在線預約、遠程診療、健康咨詢、電子病歷管理等功能于一體。即使是偏遠地區或行動不便的患者,也能通過互聯網醫院在家享受到專業醫生的診療服務,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優質醫療更“近”一步
十年來友誼醫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高醫療可及性。一方面,持續開展健康科普與義診活動,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另一方面,通過醫聯體和社區健康驛站等方式,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目前,友誼醫院牽頭建設的醫聯體已覆蓋區域內61家單位,涵蓋三甲醫院、一級醫院(含社區衛生中心)、養老機構、門診部、中小學等,協助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水平。創新成立的社區健康驛站,由院內醫生定期坐診,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健康服務。
響應鄉村振興號召,友誼醫院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自2021年以來已連續四年派遣醫療支援工作隊,定向幫扶甘孜州爐霍縣人民醫院、藏醫院、鄉鎮中心衛生院等,在當地開展“造血式”醫療支援,助力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這些看似簡單的行動,實則解決了醫療服務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從創新臨床技術應用到優勢學科建設,從創新服務模式到優質醫療的下沉輻射,十年堅守與蛻變,是盈康一生四川友誼醫院以患者為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全景圖。未來,友誼醫院將繼續以患者需求為先,夯實腫瘤學科特色,以精湛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為患者及其家屬筑牢健康防線,讓優質醫療觸手可及。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