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季節交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再次成為公眾健康領域關注的焦點。流感、新冠、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交替流行,不乏幾種呼吸道病原體混合感染的情況出現,從而對身體造成更大的損傷。在這一時期,流感、新冠、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顯著上升,從中醫角度而言, “寒濕”戾氣侵襲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何為“寒濕”戾氣?
戾氣不同于與六淫邪氣,是一種特殊的致病因素,從現代醫學角度而言,戾氣類似于自然界中具有傳染性和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從中醫角度而言,戾氣有著不同的中醫屬性,性屬偏寒、偏熱等。戾氣可夾雜六淫外邪而治病,也可與人體內部的邪氣結合引起疾病,如新冠病毒感染,戾氣性屬寒濕,因此在寒冷潮濕環境中傳播更為迅速,陽虛或含有內寒之人易得此病且容易轉重。
什么是“寒濕疫”?
嗜寒濕之戾氣,以寒毒、濕毒相兼為患,寒為陰邪,最傷陽氣,濕邪重濁,膠著黏膩,二者相伍,多于口鼻入侵人體,伏于膜原,蓄勢而發。寒濕戾氣于寒濕環境下易于生存及活化,而寒濕之體質易被其感染,染病后多向寒化發展,寒濕疫即是感染嗜寒濕之戾氣而發的一類傳染病。
“寒濕疫”的特點是什么?
這種疫病具有傳染性,而且由于寒濕的特性,治療起來更為棘手。寒濕疫的表現形式多樣,但通常伴有惡寒發熱、身體酸痛、困倦乏力、食欲減退、腹脹腹瀉等癥狀,符合寒濕疫辨證特征的新冠、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均屬寒濕疫病。
“寒濕疫”如何對癥治療?
古籍記載道:治療“寒濕疫”的古代經典名方,方劑組成辛溫芳香,功在散寒化濕,避穢化濁。治療上強調掌握先機,盡早散寒化濕、開達膜原,針對寒濕戾氣侵入人體,早期用藥,清除疫毒,使得病氣不得傳染,截斷病勢發展。同時保護肺系、調理脾胃、協調全身機能。
經典名方,散寒化濕
在經典名方的研發中,康緣藥業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公司秉承“博思精藝,厚樸遠志”的創新精神,其研究院致力于中藥標準化、智能化、國際化研究。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研究院圍繞中醫藥優勢領域,運用現代藥物研發的前沿和先進技術,不斷研發出物質基礎更清晰、機制更明確、制劑更精制、適應癥更精準的中藥創新藥,為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其中,散寒化濕顆粒便是康緣藥業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領域中成藥的重要創新成果。散寒化濕顆粒,主要用于寒濕郁肺所致疫病,癥見發熱,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悶憋氣,納呆,惡心,嘔吐,腹瀉,大便粘膩不爽;舌質淡胖齒痕或淡紅,舌苔白厚膩或腐膩,脈滑或濡。散寒化濕顆粒,針對體內寒濕戾氣,通過開達膜原、散寒化濕、宣肺透邪等多重功效,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得到了廣泛認可與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漢COVID-19期間,散寒化濕顆粒發揮了突出作用,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預防疾病方面,使用散寒化濕顆粒后,COVID-19患者確診率呈現斷崖式下降,顯示出其在未病先防方面的顯著效果。在疾病治療方面,散寒化濕顆粒在臨床中無一例轉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唯有技術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持續發展。康緣藥業深耕中醫藥領域30余年,堅持研發與技術創新,積極用5G引領智慧發展,推動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創新創效結碩果。康緣藥業在產品研發方面的投入這些年來力度不斷加大。根據年報數據,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達到6.06億元,同比增長21.29%;而到了2023年,研發費用更是攀升至7.72億元,同比增長27.40%。這一顯著的增長不僅體現了康緣藥業對創新的重視,也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中藥領域的技術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康緣藥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可謂不遺余力。康緣現代中藥研究院自1991年成立以來,經過30余年的持續發展與創新積累,已建設了多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包括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同時,研究院在江蘇連云港、南京、上海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形成了覆蓋“創新中藥發現—新藥研發—上市后再評價”全流程的系統研發平臺。研究院總面積達50000㎡,配備了價值2.29億元的先進儀器設備,每年研發投入占公司總收入的10%以上,用于科研平臺的建設、技術創新及產品研發。正是這樣的投入與努力,使得康緣藥業的科研創新實力多年位列“中國中藥研發實力排行榜”前列。
康緣藥業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領域中成藥的深耕細作,尤以熱毒寧注射液,金振口服液為代表的產品線,此外還有銀翹清熱片、散寒化濕顆粒等創新藥,不僅展現了公司在中藥現代化、智能化、國際化方面的堅定步伐,也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未來,康緣藥業將繼續秉承秉承“振興國藥、報效祖國”的歷史使命,將持續以創新引領發展,充分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企業國家級平臺的效應,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并持續加快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將創新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市場強勢,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貢獻力量。(編輯:sznews.org)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