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謂修己治人之道;授業,謂古文六藝之業;解惑,謂解此二者之惑。”師徒間的傳承,不僅是技法、學識的傳遞,也是做人、品德的授受。2024年7月13日,八益酒業集團宋家燒坊酒業總經理奉波的拜師儀式在茅臺鎮大酒店景園一樓宴會廳隆重舉行。
現年63歲的張富杰大師,是醬香茅臺華茅的第四代傳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高級勾調師、高級品評師。他對釀酒技藝傳承的思考流傳甚廣:“酒,要讓品者有一種‘還自然一個公道的靜氣’和‘給人類一滴瓊漿’的霸氣”,三十多年以來,張富杰一直住在位于茅臺鎮的酒廠附近,少言,多耕耘。在張富杰看來:“釀酒是我的命。”
赤水河畔,茅臺鎮上,釀酒車間蒸汽彌漫。每年六月中下旬,是醬香酒第五輪次出酒的日子。一位青年手拿玻璃杯,盛著一早新出的五輪次酒,緩步從車間行回品酒室。眼觀色,鼻聞香,口嘗味,他輕咂幾口杯中物,仔細在本子上記錄這一輪次的感觀。
這是奉波來茅臺鎮的第五年,也是他品酒學酒的第五年。五年學一事,在醬酒這件事上,奉波展現了驚人的毅力和耐心。“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技術,”奉波說,“要做到酒一入口就能分辨輪次、批次,品嘗出質量之優劣及其原因,我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在奉波眼里,功夫就是反復錘打自身,沒有什么捷徑。
2023年,奉波與張富杰在朋友的引薦下正式認識。在此之前,奉波早已聽過張富杰大名。“張老師是醬酒宗師,我仰慕他很久了。他的身上散發著與我父親相似的專注與執著,張老師對待每一滴酒液都充滿了深情,酒就是他,他就是酒。”在與張富杰大師的相處中,奉波明白了傳承不僅僅是技術的復制,更是對品質的堅守和對傳統的尊重。在與奉波相處中,張富杰看到了當年在珍酒廠做學徒的自己:執著,肯干,聰明,利索。“我19歲就在珍酒廠當學徒了,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不怕苦。過了一年,車間提我當了烤酒班長。后來我師父張支云注意到了我,收了我當徒弟。”
精為師,承藝為徒,師亦有師,徒又授徒。一番考量后,張富杰決定收奉波為徒,正式以師父之名言傳身教。“先教后收、先學后拜”是張富杰的習慣,對于技藝的傳授,他一直都是不拘小節。師徒二人雖還未正式行拜師禮,但在張富杰的指導下,奉波對品酒和釀酒工藝有了更專業、更全面的認知和理解。
此次拜師儀式的主角是張富杰和奉波,儀式按照古禮進行,遵循天時,禮拜祖宗,引師引薦,保師為擔,徒行拜師帖,師以回徒帖……整個儀式呈現出匠心傳承的理念,彰顯了釀酒人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尊重。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世間萬物的傳承,先從師徒開始。在張富杰與奉波這對師徒上,我們看到了師徒間的共同修煉、技藝傳承,看到虛心好學、謙虛認真的茅臺醬香人在探索醬香技藝中的努力與進步。相信凝刻在醬香酒里的“工匠精神”,會在他們的傳承里生生不息,流芳世界。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