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冷春柳
商業保險私募基金再添組員。記者了解到,中國人保科技創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武漢市)核心(有限合伙企業)(通稱“中國人保科技創新私募基金(武漢市)”)前不久創立,這就意味著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的第三只私募基金創立。
“從公司名字便能夠得知,投資基金關鍵看向科技創新行業。”一位保險行業專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說,現階段,商業保險私募基金最愛項目投資的兩大行業為健康產業和科技創新行業。采訪業內人士表示,在年利率不斷下滑的大環境下,險資將加大股份投資力度,商業保險私募基金都將不斷擴充,但是目前商業保險私募基金運行時長還比較短,還需要在行研和風險控制下功夫,其長期投資怎樣尚未可知。
商業保險私募基金經營規模超5500億人民幣
據統計狀況的專業人士向記者介紹,中國人保科技創新私募基金(武漢市)是人保資本保險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通稱“人保資本”)分公司人保資本股權投資基金有限責任公司(通稱“人保資本股份”)新成立的私募基金。人保資本股份是基金托管人,中國人保財險、人保壽險和人保健康是重要投資人,根據這樣的方式,促使險資的股權投資基金更為社會化。
人保資本股份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旗下唯一的商業保險私募基金管理人,之前已經開設二只私募基金。在其中,人保健康養老服務投資基金開設于2018年,中國人保上海科創基金開設于2020年,二只股票基金總數量各30億人民幣。
采訪業內人士表示,在險資增配股權投資基金的大環境下,商業保險私募基金將繼續發展壯大。
從整個行業來說,近幾年商業保險私募基金團隊迅速發展壯大。保險資管研究會2019年逐漸發布保險私募基金的工商登記注冊數據信息,當初申請注冊規模達到1050億人民幣。之后,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工商登記注冊經營規模分別是1339億人民幣、1071億人民幣、1218.28億人民幣,持續4年經營規模過千億。截至今年3月底,保險業總計注冊登記的保險私募基金77只,經營規模5516.58億人民幣。
工銀安盛人壽副總、首席投資官郭晉魯在近日舉辦的“2023國內投資企業年會”中指出,險資增配權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則是內在驅動力和必然趨勢,邏輯性十分明確。一方面,股權投資基金是險資有絕對優勢的行業,亦是其提升長期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用市場配置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我國年利率不斷下降,傳統固定收益財產比較難達到險資債務的規定,因而,提升股權投資基金的趨勢是確立的。
據郭晉魯詳細介紹,現階段險資配備中,約6%的資金用于直接股權投資,約2%為間接性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理財產品包含股權基金、股權投資、保險私募基金、股權投資計劃等。
2015年,險資開設私募基金得到監管措施適用,使險資在參加私募基金市場方面贏得了更高管理權,除了能項目投資第三方私募基金,還能夠自主開設與投資保險私募基金。自此,好幾家險資組織變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包含國壽投資保險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集團旗下的國壽資產、國壽金鼎,安全創贏資本管理公司、太保私募公司、遠見卓識同創資產、人保資本股份及其北京市泰康投資等。
追尋產業協同及長遠發展
現階段,商業保險私募基金最親睞兩大投資行業是健康產業和科技創新行業,大健康領域關鍵項目投資和仁科技和康養機構,科技創新行業以投資“專精特新企業”企業及“雙碳戰略”相關產業為主導。
據記者了解,某商業保險私募基金管理人集團旗下60億的管理規模,有26.1億人民幣轉向了健康養老科學基金,18.2億人民幣轉向了科創基金新項目,兩個產業投資比例大約為74%。
采訪業內人士表示,大健康領域的投入和保險產業聯動性不錯,科技創新領域內的成長型或長期發展前途被看好。在大健康領域,除開人保健康養老服務投資基金、中國人壽保險集團旗下國壽大健康基金,在今年的3月份,大家保險首個健康養老產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設進行,管理規模50億人民幣。大家保險表明,本基金專注于老年產業行業項目投資,包含創變商業保險主營業務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中心合理布局及養老服務產業上下游高品質公司股權等。
一位不愿具名的險資投資人員對記者表示,從發展趨勢來看,商業保險私募基金將繼續擴充,在股權投資基金行業充分發揮更重要作用。但還需要注意,商業保險基金管理公司遭遇別的PE、商業資本等競爭者,對可投項目及風險控制難度很大。現階段,商業保險私募基金運行時間很短,總體處于不斷開設和注資投資階段,其長期投資怎樣?有什么風險性都還要密切關注,投資者一定要做好回報率大跳水、投資期限比較長的提前準備。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