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浙江溫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抗流感藥物市場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下稱《告誡書》),要求經營者規范自身價格行為;依法嚴肅查處哄抬價格、價格欺詐、不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告誡書》發出的同一天,浙江一名網絡博主通過社交平臺感慨,此前購買抗流感病毒藥速福達(通用名“瑪巴洛沙韋”)的價格是300元/盒,“現在最便宜一家是320元,大部分378元,還有478元的”。
和2024年初類似的一幕再次上演,速福達又成了這個流感季的“網紅藥”。而前述博主口中300元的售價,實際也不便宜,該藥的醫保支付價是222.36元/盒,她買藥時的價格,比這高出三分之一還多。
一款需要醫生開具處方購買的藥物,為何成了“網紅”?在第一代抗流感病毒特效藥“奧司他韋”之后,速福達能成為年銷量10億美元的真正“重磅藥”嗎?
線上推薦處方藥有法律風險
“只吃一次藥”正是讓速福達成為“網紅”的重要原因。
有博主介紹自家小孩服藥的經歷,稱服用速福達的第二天,孩子就退燒了。還有人直接在博文標題寫上“甲流藥——瑪巴沙洛韋片,真實有效”的字樣。
一位在微博擁有100多萬名粉絲的博主甚至公開表示,“這一波高燒了沒必要去醫院。”并稱,去醫院整個過程最少也要一個小時,以他的時薪加上打車費,至少要300元成本,“而速福達一盒藥還不到240,可以搞定我的流感的話,那我會覺得太便宜了。”他還在主頁張貼了介紹速福達的網絡頁面二維碼。
還有一位網友在家屬發燒、不確定是流感的情況下,同時服用了速福達和抗生素阿莫西林,并在社交平臺分享“經驗”。
但速福達和阿莫西林均是處方藥,本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處方藥的使用,往往需要根據個體差異判斷是否合適。”一位法律工作者表示,不少分享所謂治病經歷的文章往往具有較大的迷惑性,以用戶體驗分享作為“幌子”,營造出內容的真實感。“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建議個人最好不要在網絡上輕易推薦藥物,尤其是處方藥。”這位法律工作者強調,國家對藥品廣告的管控比較嚴格,尤其是處方藥廣告,不能在大眾媒介傳播。“文章內容一旦被定性為廣告,個人也將作為‘廣告主’‘廣告發布者’的身份,承擔被處罰的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劉曉春表示,純粹的個人經驗分享并不違法,要防范的,是假借個人分享為名進行商業推銷。“特別是涉及藥品這種高風險的產品,說得不夠準確的話,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因此,藥品廣告是受到嚴格管理的,這種商業性的行為是違法的。”
劉曉春提醒網絡用戶,對涉及藥品使用的網絡分享內容,要多一分思考和理性判斷。“比如說,有些看上去像是個人分享,但還是能夠判斷出來,實際上是有經濟利益在后面的。”她建議,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對此類假借個人分享實施商業營銷的行為,實施專項治理。
此外,即使是在專業期刊進行宣傳,藥品以“安全性”“功效”來作為賣點和優勢也是法律不允許的。《廣告法》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者保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有規定:藥品相關廣告不得包含“安全”“安全無毒副作用”“毒副作用小”等內容。
在一篇介紹速福達的網絡文章中,發布者描述時使用了“療效顯著”“安全性良好”等內容。對此,前述法律工作者分析,若違反以上規定,除了被責令停止發布廣告,還需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謹慎看待“只需吃一次”
網絡博主們的“流量狂歡”與普通人無關,對身處流感季中的人們而言,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不同抗病毒藥物之間的差異,選擇更適合的藥物。
“只需吃一次”是速福達與其他抗流感病毒藥物的最大差異。
“關于‘瑪巴洛沙韋片只要吃一次’的說法,實際上是對該藥物用法的一種簡化理解。”首都兒研所一名主任醫師介紹,“其實這種藥品在人體內代謝較慢,半衰期為90個小時左右,服用一次藥物即可覆蓋整個流感病程,故在臨床上,大部分情況下都僅建議服用一次。”
瑪巴洛沙韋是一種前體藥物,口服后主要通過芳基乙酰胺脫乙酰酶的作用,在胃腸道、腸上皮細胞和肝臟中大量轉化為活性代謝產物巴洛沙韋,抑制流感病毒復制,起到抗病毒作用。藥品說明書顯示,其活性代謝產物在中國健康成人受試者空腹狀態下單次服用,半衰期為99.7小時。而藥品口服后需要經過5個半衰期(約21天)才能完全代謝。
半衰期,是指血液中藥物濃度降低到峰值的一半所用的時間。速福達超過4天的半衰期,基本可以覆蓋一般流感患者癥狀最明顯的時段。一般而言,流感的病程是4天-7天,“如果平時身體比較好,2天到3天是可以退燒的,有的人需要4天到5天”,北京一家三甲醫院中醫呼吸科主任醫師介紹。
這并不意味著,速福達能比其他抗流感藥物更快起效。比如,在一項針對北半球流感季、覆蓋1436名患者開展的臨時試驗中,瑪巴洛沙韋與奧司他韋的癥狀緩解時間分別為53.5小時與53.8小時。這也意味著,兩款藥在緩解癥狀的速度上無統計學差異。此外,針對發熱癥狀,服用瑪巴洛沙韋的患者退熱時間為24.5小時,“對比奧司他韋治療組的發熱持續時間無差異。”
就像一顆硬幣的兩面,藥物在人體中產生作用的時間長,雖然讓人覺得方便,但也有弊端,需要關注其對肝、腎功能的影響。兒童的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這一點尤其需要引起注意。
瑪巴洛沙韋的藥品說明書顯示,輕中度肝損害患者無需調整藥量,目前未開展腎功能損害患者和重度肝功能損害患者的相關研究。說明書同時顯示:“透析不可能大量去除瑪巴洛沙韋。”
透析無法大量去除,意味著一旦瑪巴洛沙韋過量,難以采取措施排除藥物。該藥的說明書也顯示,目前沒有已知的針對該藥的解毒劑。發生藥物過量,目前的建議只有,基于患者的體征和癥狀啟動標準的“支持性醫療護理”。
藥物代謝周期長可能影響的另一因素是,萬一患者發生過敏反應,它對人體的影響周期也會相應較長。速福達藥品說明書顯示,該藥上市后的用藥經驗中報告了速發過敏反應、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
對普通人而言,同樣需要考慮藥物代謝周期。藥品說明書顯示,速福達不應與含多價陽離子瀉藥或抗酸藥、或含有鐵、鋅、硒、鈣、鎂的口服補充劑一起使用。有吃保健品習慣的患者,需要注意。
此外,使用抗病毒藥物會抑制鼻內流感病毒活疫苗的病毒復制,從而降低疫苗有效性。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聯合中國臨床實踐指南聯盟制定的《中國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指南》就要求,接種前17天使用過瑪巴洛沙韋者,禁止接種減毒滅活流感疫苗;而服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者,48小時后即可接種。
至于“只需吃一次”的優勢,在老人和兒童中,也未必那么顯著。一項由日本學者在2020年發表的研究成果顯示,有患者在服用瑪巴洛沙韋發熱消退后7天,再次發熱,總體發生率為6.69%。其中,65歲以上老人和6歲以下兒童患者中的發生率分別為9.57%和12.5%。
“網紅藥”有那么“神”嗎?
在醫藥界,有“十億美元分子”的說法,即一款藥年銷售額超越10億美元大關,便可“封神”,成為“重磅炸彈”級藥物。羅氏制藥2023年的財報顯示,速福達2023年的銷售額,是9000萬瑞法郎,大約1億美元。
這樣的表現,與上一代抗流感病毒奧司他韋相比,尚有差距。奧司他韋1999年在美上市,六年后的2005年,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達到13億美元的年銷售額。
在進入中國之前,速福達2018年先后于日本、美國獲批上市,至2024年,也是六年。盡管全年的銷售額尚未披露,但速福達2024年上半年的銷售額為6800萬瑞士法郎(約7500萬美元),距離“十億美元分子”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在美國與日本市場,速福達的銷售額在達到峰值后,開始下滑,在歐洲市場則始終未能成功銷售。
2024年上半年,速福達在美國的銷售額降至400萬瑞士法郎(約439萬美元)。速福達2022年在美國達到銷售高峰,達到5200萬瑞士法郎(約5707萬美元)的銷售額。此后開始下滑,2023年降至1200萬瑞士法郎(約1317萬美元),較上年減少約四分之三。
速福達在美國市場的急速萎縮,此前也曾在日本上演。2019年,該藥在日上市第二年,達到了1.1億美元的銷售高峰,但在2020年即跌至1600萬美元,市場萎縮約85%。
盡管瑪巴洛沙韋已在歐盟獲得批準,但速福達在歐洲市場的銷售表現也并不好。2021年1月,瑪巴洛沙韋在歐洲獲批用于治療單純性流感,以及用于成人和12歲及以上青少年的流感暴露后預防;兩年后,適應癥擴展為1歲及以上人群。
自速福達混懸劑上市以來,無論是IQVIA數據庫還是羅氏制藥的年報,都無法查詢到其在歐盟的銷售數據。目前歐盟的主流流感治療指南依舊推薦奧司他韋作為首選藥物。
與美日歐市場不同的是,速福達在中國的銷售額還在增長。2024年上半年,羅氏制藥在中國市場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4%,速福達是財報描述中促成這一增長的五款藥之一。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藥物市場,日本被視為亞洲最具“風向標”意義的創新藥市場,歐洲更是羅氏制藥的“老家”,截至目前,都未能助速福達邁過“十億美元”門檻。中國市場是僅剩的希望。
羅氏制藥近日向媒體表示,該公司高度重視2024年-2025流感季“速福達”在中國市場的保供工作,目前“速福達”全球產能都在向中國市場傾斜。正在積極調動全球供應鏈資源,以繼續擴大速福達對中國市場的供應,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同時羅氏也瞄準了兒童用藥市場。2023年12月,速福達干混懸劑在中國獲批,這是一款可用于5歲-12歲以下兒童的藥物,劑型便于根據兒童體重控制用量。
雖然速福達干混懸劑面向的用藥者是兒童,但其卻具有一個難以克服的短板——耐藥性。速福達藥品說明書顯示,在兒童患者中,甲型/H1N1和甲型/H3N2病毒感染后,發生與瑪巴洛沙韋敏感性下降相關的給藥后氨基酸突變的總發生率分別達24%和65%。
耐藥性也可能是速福達近幾年在美國、日本市場銷量急速萎縮的主要原因。
美國兒科學會(AAP)在其最新版《兒童流感預防與控制建議(2024-2025)》中指出,使用瑪巴洛沙韋后,有4.5%的患兒出現對藥物敏感性降低的情況。2022年至2023年日本流感季節,從幼兒到成年人身上均采集到了對瑪巴洛沙韋敏感性降低的H3N2流感病毒。
此類變異株,可能會在人群中傳播。在2019年,日本曾報告了相應突變株的存在,并在沒有接觸過瑪巴洛沙韋的嬰兒中檢出,而他們的兄弟姐妹曾服用該藥物。隨后的研究表明,這些變異株可能能夠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前述兒科醫生在談到為兒童選擇抗流感病毒藥物時就表示,雖然速福達擁有只需服用一次的優勢,“但是隨著目前一些研究發現,對于兒童,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兒童,耐藥率越高的問題,似乎又讓我們在藥物選擇的問題上有所徘徊。”
一款藥想要“修煉”成為重磅產品,安全性達標是合格線,優于同類的療效是加分項,對于抗流感病毒藥物來說,耐藥性是一道要跨越的坎兒。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