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24新政”以來,國內資本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市場活躍度與投資者情緒明顯回升,主流指數漲勢喜人。截至11月30日,“924新政”以來上證指數、滬深300分別上漲21.01%和21.90%,同期成長板塊表現更為突出,以新銳小微盤成長指數——科創200為例,期間漲幅高達58.08%。如今,首批科創200ETF已準備“登場”,華夏上證科創板200ETF(產品簡稱:科創200ETF基金 產品代碼:588820)將于12月6日正式發售。
華夏上證科創板200ETF追蹤指數為科創200(指數代碼:000699.SH)。與科創50 “基石” 、科創100“中小盤” 市值定位不同,科創200更偏“小微盤風格”,成份股中流通市值均在120億元以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該指數100億以下流通市值權重占比達96%,50億以下流通市值權重占比約77%,具有鮮明的科創小微盤成長風格,令其成為科創板目前唯一的小微盤風格指數,具有明顯的稀有性。
行業分布均衡多元也是科創200指數的一大特點。同源數據顯示,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科創200指數中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和計算機行業權重占比分別達到31.71%、20.73%、13.94%、9.96%和8.94%。進一步細分,權重占比靠前的申萬二級行業分別為半導體、化學制藥、醫療器械、自動化設備和軟件開發,“硬科技”特征顯著。同時科創200指數成份股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含量高達67%,顯著高于科創100(50%)和科創50(46%),更聚焦于新質生產力。
來到當下,科創200指數自基期2022年12月30日以來調整已近2年,尤其2024年以來A股持續下行,市場情緒悲觀,科創200指數調整相對充分,并且盈利預期向上,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11月底,該指數未來2年一致預期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達到139%和42%,遠高于主要寬基指數。
同時回顧科創板開板至今已逾五年,已經積累一批基本面良好的硬科技優質資產且次新股多,在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需求下,以及新興產業支持政策發力下,科創企業盈利更具修復韌性。其中,科創200指數所覆蓋的中小市值科創板個股的研究預期差相對較大、長期成長路徑更為清晰且商業模式更為先進,受益于上市后資本力量帶來的業績釋放,有望成為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
具體到布局,具有“一鍵配置”功能的ETF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選擇。截至2024年9月末,全市場ETF規模為34985億元,對比2023年12月底的20521億元,增幅70%。同期華夏基金作為“指數大廠”同樣發展迅猛,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權益指數產品規模達到7657億,排名行業第1;其中權益ETF規模達到6753億,2024年前三季度增長2761億,市占率達到21.6%,以絕對優勢領先同業。
風險提示: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