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新質生產力驅動健康中國行動暨 2024年中國生物物理學會運動與公共健康分會年會”于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運動與公共健康分會、教育部高校健康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體育部體能訓練與康復研究中心協辦。清華大學體育部、清華大學體育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體育與健康科學研究中心承辦。
本次會議以“體育遷移價值的實現——運動健康與未來科技的交叉融合”為主題,旨在推動運動健康領域深入發展,促進跨學科交流與合作,為運動與公共健康領域的科研合作樹立新的標桿,并對科研成果的轉換和傳播起到推動作用。
InBody:提升健康生活品質的新質生產力
所謂“新質生產力”,是指在信息化、智能化條件下,以創新驅動為依托,體現高質量發展,帶來高品質生活的生產力,包括新技術、新產業、新領域、新優勢等。
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科技創新是InBody自1996年成立以來一直遵循的路徑,并依靠四大技術推動了傳統BIA的革新。8點接觸式電極、多頻率測量、節段性測量、不使用經驗估算值,克服了傳統BIA技術在阻抗和細胞內外水分測量上不足,提高精準性和可再現性,提供的人體成分分析結果與金標準DEXA高度相關。基于此,人們可以通過人體成分分析儀這一簡單先進的設備知悉自身身體狀況,并據此進行干預和改善。InBody人體成分分析儀,是提升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的有效工具。
為清華及參會高校師生提供InBody測量
會議期間,InBody提供專業設備InBody770人體成分分析儀為到場的師生提供體測服務。現場人流如織,測試者絡繹不絕,清華學子與各體育院校的師生們對設備表現出極大興趣,與InBody工作人員深入探討產品的技術原理與報告紙數據,獲取個性化的飲食運動建議。
首日測量結束,不少體驗過的師生在社交媒體上進行分享與交流,吸引了更多感興趣的人前往測試,最終測量人數達到數百名。
InBody在運動健康領域的應用展望
本次大會特邀運動與健康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主題報告,進行廣泛、深層次的交流。會議第二日,InBody代表于第三會場進行了《InBody在運動健康科研領域的應用展望》主題報告,向與會師生介紹了人體成分分析技術、InBody的四項核心技術、體成分數據應用現狀以及相位角與BIVA應用展望。
目前,體成分數據在肌肉分析、肥胖分析、骨骼肌均衡、肌肉損傷與身體水腫程度等方面的研究應用已相當成熟,對于專家學者與專業人才而言,研究相對較少的相位角和BIVA或許能夠成為新的科研指標:相位角與體力活動、相位角與肌肉損傷、相位角臨床應用,BIVA檢測運動脫水情況、監控水合狀態等。InBody人體成分分析儀能夠提供精準數據,對于運動健康科研具有重要輔助意義。
分享結束后,部分導師、研究生與InBody工作人員進一步探討新指標的生理學意義與應用價值,共享經驗與知識。
本次大會為跨學科合作與交流提供平臺,為運動健康領域的科研樹立了新的標桿,對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本次會議,InBody接收到創新發展的信號,充分參與知識共享,為推動健康中國行動作出力所能及之貢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