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明超
仿佛一夜之間,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權不香了。
近期,部分基金公司的股權掛牌轉讓,由于沒人接手,不得不一再延期。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上海銀行擬轉讓上銀基金20%股權,轉讓底價為3.388億元,信息披露起止日期為6月20日至7月4日。需要說明的是,該股權于今年3月就開始公開掛牌轉讓,但由于缺少買方,此前已經延期三次。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新華信托擬將其持有的35.31%新華基金股權,在7月16日全部拍賣,起拍價為4.23億元。公開數據顯示,新華信托為新華基金第二大股東,這也意味著,競買人參拍成功后,將成為這家2004年成立的老牌基金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根據基金定期報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華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為504億元。
梳理過往公告可以發現,過去兩年來,多家基金公司的股權被掛牌轉讓。例如,上市公司大恒科技擬轉讓其持有的諾安基金20%的股權;北京華遠集團擬轉讓其持有的紅塔紅土基金公司30.24%的股權;長安基金、民生加銀基金、泰信基金、銀河基金等基金公司的部分股東也擬轉讓股權。2022年7月,國開證券將其持有的國開泰富基金66.7%的股權轉讓給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后國開泰富基金更名為北京京管泰富基金。
從上述中小基金公司的股權轉讓情況看,即使轉讓價格并不太高,掛牌后依然少有人接手而不得不延期。這也反映出,基金公司的股權價值似乎開始縮水。換句話說,純粹從基金公司的牌照價值看,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吸引力。
在公募行業發展早期,牌照曾被嚴格控制,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牌照價值水漲船高,尤其是2012年基金子公司獲批之后,依靠政策紅利就可以收取豐厚的通道費用,令基金公司牌照一度成為“香餑餑”。事實上,正是因為公募基金早期的政策紅利足夠豐厚,讓部分基金公司樂于享受這種紅利,喪失了研究創造價值的動力,即使成立十多年,如今規模依然處于落后狀態,發展舉步維艱。
從市場發展環境看,過去幾年,監管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資本市場正本清源,研究的價值越發凸顯。在資產管理行業的內部競爭中,基金公司的研究團隊力量、基金公司的品牌力和營銷能力等越來越重要。贏取投資者的競爭,已變成各家基金公司綜合實力的比拼。
盡管從成熟市場的歷史經驗看,我國公募行業依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不容忽視的是,同幾年前相比,行業整體發展速度已大幅下降。這種情況下,行業頭部效應開始凸顯,大型基金公司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監管部門對公募基金公司的股東要求也在提高。例如,根據2022年6月20日開始施行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持有基金管理公司5%以上股權的非主要股東,股東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自身及所控制的機構,最近1年凈資產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或者等值可自由兌換貨幣;股東為自然人的,最近1年個人金融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人民幣,具備5年以上境內外證券資產管理行業從業經歷,從業經歷中具備3年以上專業的證券投資經驗且業績良好或者3年以上公募基金業務管理經驗。上述規定,大幅提升了成為公募基金公司股東的門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