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中,地面之上,星火閃爍,“覺醒年代”四個大字醒目地投射在銹跡斑駁的鐵板上,兩面7.5米高的全機械數控轉臺緩緩展開,朦朧的煙霧環繞四周,一眾青年演員用極具張力的肢體語言透露著20世紀初陷入迷茫的中國現狀。李大釗、陳獨秀兩位革命先輩在憤怒與悲愴中登場,民族生死關頭,國家存亡之際,他們點燃了一群仁人志士的熱血與希望……
?
??與備受好評的同名電視劇一樣,“主旋律”舞臺劇《覺醒年代》沒有止步于口號式的宣揚,蔡元培“三顧茅廬”邀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魯迅帶著“不干了”的牌子抗議表態,胡適、辜鴻銘論戰,陳延年、陳喬年回首告別,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等電視劇中的許多“名場面”被復現、致敬,這些生動感人的片段通過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刻畫,極具感染力地揭示著先輩們的覺醒與抉擇。值得一提的是,舞臺劇《覺醒年代》的演員陣容功底扎實,雖然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流量”擔當,但他們的臺詞清晰有力,表演收放得當,相當成功地塑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群像。
??另一方面,舞臺劇《覺醒年代》充分發揮了舞臺藝術區別于影視劇的獨特優勢。在展現晦暗動蕩的時代氛圍時,電視劇對細節的考據還原令人贊嘆,而在舞臺上,場景的快速切換成為剛需:全機械轉臺根據演員的表演,快速寫意地轉化為不同空間,配合多媒體投影出的場景,緊跟劇情變換,兼具了假定性和流動性。大型轉臺間,既有獨屬那個年代的筆墨紙硯、書齋課桌,也有救亡圖存的愛國洪流。此外,“雨”和“雪”的意象在區分上海、北京兩個故事主要發生地的同時,也為全劇增添了充滿記憶點的詩意氛圍。提燈、火苗等元素的運用在黑暗的劇場環境中尤顯明亮,隱喻深遠……
??總的來說,把一部43集的具有史詩氣質的電視劇搬上舞臺,壓縮到150分鐘左右的時長,絕非易事,舞臺劇《覺醒年代》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找到了可行的切入點。這部作品不免讓人聯想到不久前剛剛在北京完成第二輪演出的音樂劇《覺醒年代》,可圈可點的上座率證明,紅色愛國情懷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有著強大號召力。但無論舞臺劇還是音樂劇,能否進一步精簡故事線索,仍將是未來打磨提升過程中需要探討的話題,比如,舞臺劇《覺醒年代》中特意設置了描繪高君曼、趙紉蘭等女性角色的環節,初衷可嘉,但這一部分的主旨、出現時機似乎可以更加明確,以免沖淡本就時間較長且略顯發散的主線。兩個半小時的舞臺作品不可能像43集的電視劇一般面面俱到,對舞臺劇和音樂劇《覺醒年代》兩部有著成為精品潛質的作品來說,專注提煉一條更加明晰精確、張弛有度的主線或許是一個可供探討的方向。(來源新華網)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