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能硅鋁新材料項目開工奠基儀式
匯能集團向內蒙古自治區防治沙基金會捐款4000萬元
走進匯能煤制天然氣項目,很難不被這里氣勢磅礴的場景所震撼。年產16億立方米煤制氣項目的4座氣化爐,每天能“吃”進去煤炭1.2萬噸。水煤漿與高壓氧氣發生反應產生粗合成氣,再經轉化、凈化、硫回收、甲烷合成及液化等工序,最終產出高純度的天然氣。匯能所產的液化天然氣源源不斷銷往京津冀等8省區市——用作重載卡車、工業窯爐燃料和城市燃氣,為京津冀地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積極貢獻。
“匯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能集團)上馬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是國家發改委首批核準的煤制氣示范項目之一,當時是個虧損項目,沒人愿意干。”匯能集團董事長郭金樹說,“民營企業為什么敢上這樣的虧損項目?是因為煤制氣,走的是清潔能源之路,是今后煤轉化的重點發展方向。作為本土能源企業,我們要響應內蒙古關于提高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的政策,為改變中國能源結構作出應有的貢獻”。
匯能集團是伴隨著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以及內蒙古及鄂爾多斯改革發展熱潮成長起來的以煤炭、電力、化工為主業,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產業為新引擎,集物流、航運、金融、地產、路橋等產業于一體的大型股份制民營企業。目前資產總額1559億元,所屬分公司、子公司70家,員工2萬余人。
堅定發展信心,科學果斷決策,加大投資力度,市場化做大做強
匯能集團作為地方能源企業,近年來努力踐行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特別是以郭金樹為首的集團領導層始終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號召,堅定干事創業信心,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從2018年起,匯能集團規劃建設了3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808億元,現累計完成投資1036億元,建成投運項目12個。目前,僅內蒙古自治區范圍內14個在建項目的總投資高達970億元,另外4個待建項目和3個國際投資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這些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可新增產值876億元、稅費12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萬個。匯能集團也因此成為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在建項目最多、投資力度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發展速度最迅猛的民營企業之一,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營收位列第195位、納稅位列第19位;在自治區百強民營企業中營收位列第3位、納稅位列第1位。
匯能集團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集團管理層堅定發展信心,遵循國家產業政策,科學果斷決策,通過市場化收購煤炭資源、建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將歷年獲取的利潤主要用于項目建設,聚焦主業滾動發展。多年來,集團始終堅持以能源為主的發展戰略不動搖,所積累的資金、產生的利潤全部用于煤炭、電力、化工產業項目的投資建設,累計投入328億元,以市場化收購、參與公開競拍方式依法取得了13處煤炭資源,累計投入508億元,用于17座煤礦的技改和礦建工程建設,形成了生產、建設、資源儲備滾動接續發展的態勢。同時,利用煤炭產業滾動發展積累的利潤,加上適度的銀行貸款總計籌資800多億元,轉型投資電力、現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在搶抓機遇、科學決策、滾動發展的過程中,匯能集團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治企理念。抓住市場機遇,科學果斷決策,郭金樹提出企業經營管理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穿透力、平衡力、控制力,并始終將戰略定力放在第一位,匯能集團始終聚焦能源主業,沒有盲目投資、無序擴張,而是堅持走產業報國、發展實體項目的道路,以能源資源為主滾動發展,不間斷在市場上收購資源、并購項目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進軍現代能源產業,推動傳統能源、現代煤化工、新材料產業等業態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發展。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持走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
今年3月29日,匯能硅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萬噸/年煤矸石粉煤灰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準格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沙圪堵園區舉行開工儀式。
“準格爾煤田高鋁煤、高鋁煤矸石儲量巨大,每年產生近千萬噸的高鋁煤矸石和百萬噸以上的高鋁粉煤灰,這些固廢產品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難以儲存處置”。匯能副總經理郭建軍介紹,匯能集團立足我國鋁土礦資源匱乏和煤矸石、粉煤灰難以處置的實際,積極尋求煤基固廢資源化、高質化利用的技術路徑,組建煤基固廢研究院,積極進行技術研發并取得了試驗成功,今年開工建設的20萬噸/年煤矸石粉煤灰資源化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總投資10.37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7萬噸鑄造鋁硅合金及脫氧劑生產線,示范項目計劃2025年投產。待示范廠穩定運行后,計劃投資610億元,規劃建設煤矸石、粉煤灰綜合利用源網荷儲綠色硅鋁合金一體化集群項目,全力打造能源資源新質生產力前沿陣地。
其實,匯能集團推動傳統能源、現代煤化工、新能源產業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發展的謀劃布局由來已久。推動煤轉電——投資110億元,建設兩座2×66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總裝機達到285萬千瓦。推動煤制氣——投資115億元,建成匯能年產16億立方米煤制氣項目,填補了國內外采用水煤漿氣化技術生產天然氣的技術空白。推動煤轉化——匯能集團積極響應內蒙古自治區“五個大起底”行動要求,收購烏審旗卓正煤化工公司年產120萬噸甲醇、100萬噸醋酸項目,盤活周邊7個“半拉子”工程項目,投資590億元,建設年產260萬噸煤基新材料示范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概算投資300億元,規劃生產聚甲醛、聚乙醇酸、甲醇、醋酸、乙醇等30多種產品,現已完成原有廠房拆除和項目場地平整以及主要工藝包采購工作;二期工程概算投資310億元,計劃利用“未來能源島”提供的合成氣、蒸汽、綠氫等生產高附加值的煤基車用新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國家核準的4個煤制氣項目,3個由國企投資,只有匯能煤制氣項目是民營企業投資。匯能年產16億立方米的煤制氣項目建成后,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組認定為“產品綜合能耗、煤耗、水耗居國內領先水平”。所產液化天然氣憑借純度高、組分穩定和燃燒效率高等優點,于2023年10月29日,首批328噸液化天然氣被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正式用于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火箭液體燃料。作為此次火箭燃料供應商代表,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永保見證了火箭發射過程。“北京時間2023年12月9日07時39分,藍箭航天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匯能集團助力航天事業發展的一項崇高榮譽。”
傳統能源企業搶占新能源的風口,成為低碳發展的現實選擇。2023年,匯能集團在內蒙古準格爾旗建設1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輸送綠電20億千瓦時,屆時每年可減少標煤用量80萬噸,降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410余萬噸。光伏發電和防沙治沙一體化推進,不僅能夠修復治理5萬余畝的沙漠,又能夠保護近3萬畝農田,將有效助力黃河“幾字彎”地區以及庫布其沙漠防沙治沙工作。
堅持創新驅動,內強自主研發,外靠產學研推動
匯能集團加強與地方政府在現代煤化工和煤基固廢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的科研技術合作,將匯能科創大廈3萬平方米物業無償提供給鄂爾多斯市政府用于建立清華大學鄂爾多斯研究室、北京大學鄂爾多斯能源研究院,共同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研發。
匯能集團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投資1275萬元,委托煤炭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展新時代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項目研究,形成《煤礦建設生產期間沖擊地壓超前、源頭防治技術研究》《煤矸石規模化無害處置途徑及技術研究》《煤炭開采對土地及生態環境影響分析》課題成果,為促進國家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匯能集團先后與中國礦大、中煤科工等院校和企業合作,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成首批9座智能化生產礦井。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建成智能安全生產管控平臺和煤炭智能無人運銷系統,推行安全智能化管理和煤炭網上競價銷售體系,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評為安全高效集團。作為國家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之一,首創了煤制氣項目的安、穩、長、滿、優運行紀錄,匯能煤化工公司目前共取得35項國家技術專利。作為“蒙西至天津南1000kV特高壓輸電通道”的配套電源點項目,匯能長灘電廠攻克了層層技術難關,成功實現并網發電,獲得14項國家專利。建立研發項目15項,電廠整體工程榮獲了中國安裝協會2022年度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郭金樹發明的 “提高井下出煤塊率系統” 和以“電鏟—自移式破碎機—自移式轉載機”露天煤礦剝采新工藝兩項技術榮獲國家發明專利,該系統投入生產后,塊煤率由原來的平均39%提高到50%,年可增加效益2.4億元。
努力擴大就業,三次創業創造2萬余個就業崗位
從2001年公司成立到2003年,匯能先后通過集資、貸款等方式建設了布爾洞、寶平灣煤礦,收購了原公溝扶貧煤礦,形成了“一橋六礦”,煤炭產量突破300萬噸,路橋收費突破3000萬元,營業收入1.4億元,上交稅費2200萬元,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完成了第一次創業。2004年到2017年,匯能推進二次創業,2004年開啟集團化運作,投資建設了匯能工業園區,新建了蒙南電廠、匯能煤制氣等一批轉型升級項目;啟動了爾林兔大型煤礦建設。2017年底集團總資產突破400億元,煤炭產量突破4000萬噸,營收突破190億元。2018年,集團開啟第三次創業征程,通過市場化手段收購白家海子和陜西境內6座煤礦,開工建設了長灘露天煤礦、長灘電廠等重大項目。截至2023年底,集團總資產突破1300億元,煤炭產量突破7000萬噸,營收突破600億元,成為擁有30家一級企業、8家二級企業,產業體系涵蓋煤、電、油、氣、運多個領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創業未有窮期,就業突飛猛進。目前,全集團共吸納2萬人就業,其中近3年每年安排就業人數均超過1500人。即使在2015年煤炭市場低迷的時期,匯能集團依然堅持“寧可企業承受壓力、也絕不裁員降薪”,為擴大就業、促進社會穩定發揮出應有作用。“能為2萬余人提供就業,是我的人生價值。我們提供的就業崗位能讓職工衣食無憂,我覺得很驕傲。”郭金樹說。
積極落實穩價保供政策,堅決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責任
3年前,國內煤炭價格曾持續上漲、居高不下,不僅影響到全國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更牽涉到北方地區居民溫暖過冬。匯能集團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政府號召,把保障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在國家發改委出手調控煤價之前,匯能集團要求所屬煤炭企業不得跟風漲價,不再與煤炭中間商簽署供銷合同,直接為供暖、供電、化工等煤炭終端消費企業提供直供煤炭。集團主動降價、增產、保供的做法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表揚和煤炭消費企業的贊譽。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向匯能集團公司致專函給予表揚,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華電集團等企業也向匯能集團發來了感謝信。
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公益慈善事業
匯能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四源(園)精神”即人民政府的財源,股民回報的來源,職工幸福的家園,民眾致富的樂園為統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累計上繳稅費近1000億元,為災區及貧困地區捐資、助學、扶貧等近30億元,其中近5年捐款近16億元,公司還成立了“匯能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累計捐款已達2000萬元。近兩年,匯能集團為鄂爾多斯地區的兩個鄉鎮投資近3億元,實施集中供熱民生工程,惠及兩個鄉鎮萬戶農牧戶和沿線企業,每年減少散煤燃燒20多萬噸,極大地降低了該區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踏著改革開放大潮前行的匯能人,奮進的腳步愈發鏗鏘:匯能集團堅守“產業報國”的初心使命,堅定信心謀發展,鉚足干勁上項目,以鞏固和提升傳統能源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產業、積極發展國際貿易等 “五大投資方向”為重點,努力在新技術研發、新產業培育、新項目建設上取得新突破。規劃到2030年,集團公司總資產力爭突破270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上繳稅費超過200億元,努力實現“再造一個新匯能”的奮斗目標。利用3至8年的時間,全力以赴推進匯能集團發展的“三個根本性轉變”:即由傳統能源企業向現代能源企業轉變,由資源型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變,由區域性企業向國際化企業轉變,努力在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上再創輝煌。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