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新聞記者 韓忠楠
日前,中國海關總署發布5月進出口額,1~5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金額2667.8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24.1%,汽車出口持續加速。今年一季度,我國更加是超過日本,初次變成世界最大車輛輸出國。現階段,車輛、鋰離子電池及其太陽能電池板已經成了我國貿易出口的“新三樣”。
浙江大學國際協同國際商學院數據經濟和金融前沿研究核心聯席會負責人、研究者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在我國抓住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出風口,在新能源領域具有較好競爭能力,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車企“走向世界”。與此同時,外資企業汽車企業陸續在我國投資辦廠,也帶動了中國汽車出口加速。
東方金誠頂尖宏觀經濟投資分析師王青表明,車輛、鋰離子電池等出入口增長速度明顯,展現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對出口推動作用顯著。
出入口“新三樣”
海關總署數據表明,在今年的5月份在我國進出口貿易5011.9億美金,降低6.2%。在其中,出入口2835億美金,降低7.5%;進口的2176.9億美金,降低4.5%。值得一提的是,1~5月中國汽車出口總金額2667.8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24.1%。
盤和林強調,在我國進出口貿易局勢總體穩定,并沒有起起落落,5月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有所回落,是季節性的正常情況。現階段,在我國出入口已經轉型發展,普通產品占出入口的比例明顯下降,汽車和商品的比重將有所增長。
現階段,車輛、鋰離子電池及其太陽能電池板已經成了在我國出口貿易的“新三樣”。據中國海關總署官方數據,5月份,車輛(包含汽車底盤)出入口額度同比增加123.47%,傳承了先前高增長勢頭。
日前,全國各地乘用車市場信息內容聯席會議(以下簡稱“汽車銷量”)也發布了1~5月汽車的出口數據。資料顯示,1~5月汽車(含全車與CKD)出入口138.1萬臺,同比增加102.0%。在其中,5月汽車出入口30.2萬臺,同比增加64.0%,同比增長率1.0%。
從出口品牌車來說,中國汽車企業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主力軍。5月中國汽車企業出入口做到24.6萬臺,同比增加75.0%,同比增長率1.0%;而合資企業與豪華車品牌則總計出入口5.6萬臺,同期相比增30%。
從出入口車型來說,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步增長,5月新能源汽車出入口9.2萬臺,同比增加135.7%,同比增長率1.2%,占汽車出入口30.5%;在其中純電動車占新能源汽車出口92.6%,A0+A00級純電動車出入口占新能源技術出口50%。
汽車銷量理事長崔東樹表明,隨著我國新能源車市場擴大,中國制造業新能源技術知名品牌越來越多的走向世界,在海外認同度不斷提升,及其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新能源技術出口市場持續穩步發展,前景可期。
西南證券一份分析結果顯示,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表現不錯,現行政策端幫扶汽車出口的明確性很強,看中中國汽車出口中遠期增長態勢。
中國品牌車企加快出航
海關總署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在我國車輛產銷量做到106.9萬臺,同比增加58.1%。而日本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日本一季度車輛產銷量為95.4萬臺,同比增加5.6%。這就意味著,在汽車出口層面,我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汽車輸出國。
專業人士稱,我國躍居為全球第一汽車輸出國,離不了中國品牌車企在“出航”里的持續使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5月全車產銷量前十車企分別是上汽汽車、奇瑞汽車、特斯拉汽車、北京長安、萬里長城、吉祥、車風、江汽、比亞迪汽車和北汽汽車。在其中上汽汽車整車出口數最多,1~5月總計出入口39.6萬臺。而比亞迪汽車出入口增長速度更快,年之內總計出入口6.9萬臺,同比增加14.2倍。奇瑞汽車、長城汽車哈弗出口增長速度也十分明顯,各自同比增加1.8倍和1倍。
除開銷量上增長速度明顯,近些年,上汽汽車、比亞迪汽車、萬里長城、吉祥、比亞迪等獨立汽車企業都紛紛加快國外本土化生產與供應鏈建設,傳統式出口方式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
現階段上海汽車集團在硅谷、非洲特拉維夫和倫敦建立了三個自主研發核心;泰國、印度、印度的設立了三個國外生產加工產業基地。奇瑞也在國外、北美地區、中東地區及其墨西哥等地區設立了全世界研發中心。資料顯示,截止到2022年末,奇瑞汽車早已在全球范圍內設立了10家國外加工廠。
比亞迪汽車在國外辦廠的腳步一樣激進派。2022年,比亞迪汽車國有獨資項目投資的第一個國外汽車加工廠泰國宣布開工建設。據了解,比亞迪汽車還準備在巴西、歐洲地區等地區基本建設加工廠。
除了以上汽車企業,萬里長城、北京長安等獨立汽車企業都布局了明確的海外辦廠方案。新造車勢力層面,蔚來汽車、理想化、曉亮、愛馳、威馬、嵐圖已經在近年來相繼出航。歐洲地區、東南亞市場是這些公司的出航優選地。值得一提的是,蔚來汽車已于去年7月在奧地利投建了第一個國外加工廠,加快完成生產制造本土化。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品牌汽車公司在國外創建加工廠,代表著以較低的成本費服務項目當地顧客,不僅有助于國際業務運營,也有利于擴張在國際市場的市場占有率。
盤和林覺得,從長遠來看,國內汽車出入口增長速度將保持穩定。現階段歐美國家新興經濟體低利率、高通脹,要求有所下降,而新能源車在環保節能方面有著一定優點,將吸引住歐美國家顧客的關心,滿足自己的環保節能和綠色環保要求。與此同時,中國車企走出來環節中,也需要重視從售前服務向售后服務延展,尤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要重視在國外市場針對充電基礎設施日常維護。
除開完成進出口產品外,也有一部分中國車企打開了向國際市場的技術輸出。以比亞迪汽車為例子,過去幾年,吉祥已經與世界汽車合作方簽署了超出200億的專利技術轉讓和新產品開發合同書。
吉利集團CEO李東輝覺得,技術輸出將是未來我國出口的一個新的一大亮點。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即從推銷產品到導出標準規范。
騰訊官方集團副總裁鐘翔平還認為,現階段中國車企出航已進入一個全新的2.0環節。這就意味著,國產新能源車決不能把在江外賣車和出航中間劃上等號,反而是要進一步打開顧客價值全球化發展,通過技術手段出航、服務項目出航、中國品牌出海、生產制造出航等新模式,持續向車輛產業鏈價值鏈深層次延展。
動力鋰電池出入口成趨勢
在新能源汽車加快出航的過程當中,整個產業鏈還在加快往外延展。這其中,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動力鋰電池出口增勢更為明顯。
我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資料顯示,在今年的5月,在我國動力電池企業充電電池出入口總共11.3GWh。在其中三元電池出入口7.6GWh,約占出入口67.2%;聚合物鋰電池出入口3.7GWh,約占出入口32.6%。1~5月,在我國動力電池企業充電電池總計出入口達45.9GWh,同比增加32.66%。在其中,三元電池總計出入口32.8GWh,約占出入口71.4%;聚合物鋰電池總計出入口13.0GWh,約占出入口28.4%。
在加速動力鋰電池出口與此同時,每家電池廠商也推動了在國外規劃的速率。在其中,贛鋒鋰業德國工廠早已在今年1月建成投產,奧地利加工廠還在推進中;中自主創新航于2022年公布在國外合理布局產業園區。
除此之外,國軒高科也都在歐洲地區、國外、克羅地亞、印度、越南地區基本建設海外基地的整體規劃。國軒高科內部結構人士透露,當前公司除國內市場外,還構成了美洲地區、歐洲和非洲、東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三個業務流程區服,伴隨著海外基地相繼落地式,國軒高科競爭力的提高將安全有保障。
6月8日,又一家動力電池企業發布了國外合理布局進度。億緯鋰能公告顯示,企業全資孫公司計劃在奧地利基本建設汽車大圓柱電池新項目,投資額不得超過99.71億人民幣。
中投證券強調,在我國新能源產業鏈已經位于全世界領先水平,在西方國家本土化現行政策提升、出航要求提高的大環境下,在未來許多領頭鋰電池廠在國外生產和銷售能力將會出現大幅提升。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