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常務副主任、城陽區委副書記盧陽,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促進部部長李明寬和相關部門主管領導,以及青島高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煥防、青島高實置業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鐘華一行赴學大教育集團總部參觀考察,并與學大教育集團創始人兼CEO金鑫和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進行了座談交流。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文簡稱“青島高新區”)始建于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先后獲批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等,作為青島市創新創業高地、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最前沿,青島高新區聚焦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構建以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為支柱,現代服務業為支持的“1+2+1”現代產業體系。
今年6月,學大教育集團創始人兼CEO金鑫一行先后赴山東省萊西經濟開發區、青島高新區、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考察并洽談合作事宜。此次青島高新區領導一行蒞臨學大教育集團總部調研,是雙方立足區域發展特色,不斷探索合作契合點的再進一步。
此次洽談期間,學大教育集團創始人兼CEO金鑫介紹了公司成立22年來的發展愿景和全面轉型的核心戰略。雙方就學大教育集團與青島高新區在個性化教育、職業教育、文化閱讀和醫教康融合業務板塊的未來合作規劃進行了深入探討。
近年來,學大教育集團已先后于遼寧大連和浙江慈溪興建了3所文谷雙語學校,這是其定位于高水平人才培養的個性化教育實施基地,且均已在當地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成果。2022年,大連文谷雙語學校高中部二年級王翰琦同學入圍2023年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并保送清華大學本碩博連讀。此次青島高新區領導一行到訪學大教育集團總部,雙方就共建一所以科技和藝術為辦學特色的高中學校達成了初步共識。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常務副主任、城陽區委副書記盧陽表示,近年來青島高新區的人口結構呈年輕化態勢,這背后蘊含了大量的教育需求。“山東是教育大省,以往我們常說高新區具備產業優勢的同時也是全省范圍內的教育高地。隨著青島市戶籍政策的不斷放寬,或將有大批符合條件的家長選擇落戶于高新區讓孩子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而這也不僅僅局限于普通學校教育。”
自2021年全面轉型以來,學大教育已經形成了清晰且完備的全鏈路職業教育業務發展邏輯,通過聯合辦學、校企合作、投資舉辦、專業共建等模式,搭建起了集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職業技能培訓為一體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體系。
學大教育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國家的“雙碳”戰略所做出的業務探索也與青島高新區的產業布局高度契合,雙方有信心通過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的建設聯合培養更多適應當地產業發展方向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與此同時,盧陽還介紹了康復大學的籌建進展。據了解,康復大學位于青島高新區,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中央部委機構與山東省共同建設,是我國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盧陽表示,康復大學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青島高新區領導一行同樣對學大教育在醫教康融合領域的布局和階段性成果予以高度肯定。金鑫此前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學大教育基于積淀多年的個性化教育經驗,有責任也有能力為面臨學習困難和孤獨癥等挑戰的兒童提供適應性發展解決方案。
目前,學大教育集團已在河南鄭州、新鄭、林州與多家二級及三級醫院達成合作,并于許昌開設了自營千翼康復醫院。此外,學大教育通過與診所、社區、養老院等機構合作服務銀發群體,以期不斷推進高水平的醫教康融合業務發展,從而實現覆蓋全國的高質量服務布局。
盧陽提到,隨著康復大學辦學基礎條件逐步完善,他期待雙方未來可就發展康復醫學教育事業、完善康復人才培養體系、聯合培養及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達成合作,共同探索國際化高水平大學建設發展之路。此外,高新區領導一行還希望雙方能夠依托學大教育豐富的教育文化業態,攜手打造“教育+文創+AI”綜合體。
該綜合體的建設內容擬包含閱讀空間、學習空間、文創產業、展覽展示、演藝劇場、教育培訓等,秉承“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供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育服務,發掘個性優勢,培養學習能力,提升綜合素養,共建青島市文化藝術空間新地標及文化藝術教育新高地。
對此,學大教育集團創始人兼CEO金鑫表示,相信學大教育豐富的教學、教研、辦學、運營管理經驗可以與青島高新區的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有機結合,“教育+文創+AI”綜合體的打造能夠促進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與完善,從而實現產業關聯效應、消費帶動效應和就業乘數效應。下一步,學大教育集團也將持續從不同區域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人才需求出發,積極聯動多方,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