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記者 劉岱松)丘陵平緩,巴岳巍然;青空之下,山河環擁。重慶市大足區萬古鎮,自古便是南來北往商賈的必經之地。而經貿的繁榮,必然帶動飲食文化的繁榮。
當前,萬古鎮作為大足高新區的主戰場,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軸線“黃金分割點”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先后被評為重慶市衛生鎮、重慶市商貿百強鎮、重慶市生態文明示范鎮、重慶市園林城鎮、全國衛生鎮、全國重點鎮。水八塊雞、鮮嫩魚豆花這兩道萬古美食中,亦藏著這座新興之城的創新與開放密碼。
萬古過去的酒席每桌坐8人,為此要把雞按部位剁成八大塊,因此得名“水八塊雞”。該菜系川菜類,以香麻鮮嫩著稱,火候刀工極為講究。采用當年散養的公雞,宰殺洗盡后先放入鍋中煮熟,后透過涼水,再用刀片成大小相等帶骨的薄片,淋上調好作料就可上桌,是一道佐酒下飯的好菜。
水八塊雞保留了雞肉的軟嫩,一吮脫骨,調料的碰撞增添了佳肴的風味,花椒作為主輔料既能增加食欲也能養胃止嘔。在大足區荷棠飄香美食文化節上,水八塊雞榮獲“二十道大足美味”稱號。
萬古鎮歷來就是魚米之鄉,更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古鯉魚燈舞”的發源地,百姓對鯉魚尤其喜愛。
而在我國烹飪技藝中,有“吃魚就似魚”“吃肉就似肉”的烹飪技藝,即將素料制成有葷味的菜肴,即所謂“以素托葷”。而萬古則反其道而行之,來一個“吃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即所謂的“以葷托素”,魚豆花便是如此。
魚豆花色澤雪白,形似豆花,以魚為料,一入口,會感到它嫩如豆花之質,細細品嘗,才又感到它的味比豆花更高一籌,而用以沖制“豆花”的湯是一種特制清湯,它也是以魚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這種湯味極鮮美,清澈見底,正所謂“吃魚不見魚,不似魚肉,恰似魚肉,勝似魚肉。”
胃是有記憶的,也是有感情的。除了水八塊雞、魚豆花,萬古還有鱔魚面、白泡粑、鹽豆干……這些萬古特色美食,都是小川東道上旅人們最獨特的記憶。
如今,大足高新區在萬古鎮拔地而起,齊聚了天南地北的客商,他們用汗水和智慧改變著這座小城,也將這座小城的美食帶了“出去”,藏在深巷中的“菜香”,正越飄越遠。
7月8日,大足區鎮街“曬美食 曬美味”專題推介活動迎來“萬古飄香”,萬古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副鎮長羅本七,帶您感受“魚躍龍門,食香萬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