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子刊發布的論文指出,電子煙對心血管健康的危害遠小于卷煙,長期使用卷煙會改變煙民的心臟功能并誘發高血壓,電子煙不會。
圖:研究發表于《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研究由南加州大學心血管醫學部主導,采用動物研究的方式,對幼年小鼠和老年小鼠分別進行了為期12周的對照實驗。結果顯示,幼年組中,使用卷煙的小鼠血壓和心臟左心室收縮壓顯著增加,而使用電子煙的小鼠血壓、心率和其他心臟功能都沒有發生改變。
以動脈內皮功能為例,動脈內皮功能障礙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發冠心病等危重疾病。研究發現,卷煙煙霧會干擾年輕小鼠的動脈血流擴張和神經波動,從而嚴重影響動脈內皮功能。但在同樣的環境下,電子煙不會對動脈內皮功能產生任何改變。
即便在更易受煙霧影響的老年組,電子煙也不會對老年小鼠的血壓和心臟功能產生顯著影響。“這說明電子煙中的尼古丁不會改變血壓,改變血壓的是卷煙煙霧中的其他有害物質。”作者在論文中寫道。
對于卷煙危害來源,國際權威公共衛生機構已達成共識:尼古丁不致癌,也從未出現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致癌物清單中,卷煙危害的主要來源是煙草燃燒產生的7000多種化學物質和69種致癌物,以及大量氧化物質(會引起DNA損傷和細胞壞死)。2022年一項意大利的研究曾顯示,大量氧化物質就是損害心血管系統的“元兇”。電子煙不含煙草燃燒過程,因此不會產生大量氧化物質。
“無論是年輕小鼠還是老年小鼠,電子煙都沒有影響它們的心臟功能。這和卷煙產生的明顯危害形成了鮮明對比。”作者在論文中指出,12周對老鼠來說已經是相當長期的使用時間,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長期使用電子煙不會對心臟功能和血壓產生不良影響。
不僅如此,煙民改用電子煙還能起到減害作用。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的研究曾表明,煙民的心臟健康可能會受益于改用電子煙,當煙民改用電子煙后,一個月內血管功能平均提高了1.5%。2023年一項發表在意大利內科學會官方雜志《內科與急診科》的研究顯示,高血壓煙民改用電子煙一年后,高壓平均降低了10mmHg。
據了解,高壓每升高10mmHg,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36%。相關研究作者也表示認可電子煙的減害潛力,認為煙民應該看到電子煙的潛在益處,“如果他們想減害,電子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