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豎屏短視頻發展的產物,短劇以它獨特的表達風格——高密度,征服一批又一批觀眾。隨著短劇行業的規范化、內容的精品化,觀眾對短劇的認可和好評也將逐漸成為共識。
今年短劇行業涌現了很多精品之作。《引她入室》、《夜色將明》、《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等短劇兼具爽感與立意,在風格調性、畫面構圖、光影設計、轉場銜接、專屬鏡頭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風格,給予觀眾美妙絕倫的視聽盛宴,作品呈現的效果上并不比電視劇差,已經達到院線電影的水準。
短劇的精品化路線是行業所有創作者需要思考的話題,沉心靜氣用真誠來打磨短劇故事,打開格局提高立意,共同打造短劇的電影感,創造短劇精品化及短劇電影化的未來。
短劇不等同于低級劇,精品占比提升是關鍵
近年來,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娛樂產品,隨著短視頻平臺的興起而快速發展,盡管短劇市場日益繁榮,但觀眾對短劇的偏見卻普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短劇行業的健康發展。
是什么導致了這種負面觀念的產生?
精品短劇占比少是主要原因。ADX短劇版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參與投流的新短劇總數超1.35萬部,月均投流短劇2240部。但是短劇熱力值高度集中在頭部,只有3%的短劇熱力值超2000萬,也就是說每月大概只有六十多部短劇能夠引起觀眾的注意。
而精品短劇的占比則更少,雖然出現了像《引她入室》《夜色將明》《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這樣非常有差異化的短劇,在故事立意、影像藝術化等方面做了突破,但數量屈指可數。
市場競爭的激烈也加劇了這種負面觀念的形成。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吸引更多的點擊量和關注度,部分短劇制作方不惜犧牲作品的質量和深度,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觀眾對于優質內容的渴望。這些作品往往缺乏創意、內容空洞,甚至存在盜版等行為,嚴重損害了觀眾的利益和行業的形象。
2024年7月25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微短劇版權保護倡議書》進一步加強行業版權規范意識,“呼吁行業全體同仁積極響應并身體力行支持本倡議,共同維護一個公平、有序、健康的微短劇市場環境,為推動中國微短劇行業的版權保護工作貢獻力量”。隨著政策的逐漸規制,精品短劇有望迎來爆發一刻。
短劇和電影,各取所長滿足用戶娛樂文化消費需求
誠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觀眾的口味與偏好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背景下,觀眾的娛樂需求與消費習慣更加趨向于碎片化、輕松化,更加偏向那些能夠迅速帶來情感愉悅的內容。
在這樣的趨勢下,短劇以其短小精悍、節奏明快的特點,恰好契合了現代用戶的娛樂需求。
短劇是對影視行業的一種迭代優化,它的貢獻之一,是把影視行業的生產效率極速提升到跟時代發展同頻的地步,適應了市場需求。
相較于傳統長劇或電影,短劇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完整的故事情節和視覺享受,讓用戶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放松與娛樂。此外,短劇的內容往往更加貼近現實,更容易引起用戶的共鳴,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其吸引力。
反觀電視劇與電影,也逐漸開始有短劇化的跡象。
電視劇短劇化,是滿足用戶消費需求變化的體現,《墨雨云間》使用短劇化的敘事方式,加快了敘事節奏,還使得劇情更加緊湊和引人入勝,“爽感”滿滿。電影的短劇化中,《抓娃娃》用了很多短劇的戲碼,“扮豬吃老虎”、反轉化結局、荒誕的反差感,共同構成影片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意義內涵。
如今,短劇正在努力摘掉“粗制濫造”的帽子。
短劇發展的路徑是精品化,而電影化將是短劇精品化的未來。《夜色將明》《引她入室》在格局與立意上與普通的短劇大有不同——互助、自立、堅強與成長是這兩部短劇詮釋的主題,豎屏短劇在鏡頭質感也有大幅提升,堪比奈飛中具有美劇感的韓劇,呈現出獨具電影美感的豎屏美學。
在談及《引她入室》的短劇制作時,導演楊科南說:“用心出精品內容可以被用戶看到,精品化的付出很值得。”
短劇精品化的未來在于短劇電影化,而在追求短劇電影化的道路上,創作者們面臨著多重困難,這些困難不僅考驗著他們的才華與毅力,也深刻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市場環境方面,大多數觀眾版權保護意識淡薄,抄襲泛濫,致使創作創新成本極高,甚至有虧損風險,進一步導致惡性循環無人搞創新。當前互聯網上盜版橫生,例如《引她入室》盜版內容一搜即是。
另外,商業模式也有待優化。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4中國微短劇行業研究報告》,分賬劇出品方的收入分配占比僅為2%-8%,制作出品的環節決定了精品劇的質量,但相關從業者卻獲利微薄。行業應重新審視分賬機制,制定更加合理、透明的分賬規則,確保出品方能夠獲得與其投入和貢獻相匹配的收益。另外,出品方還可探索版權銷售、衍生品開發等多元盈利模式,開創多元盈利渠道。
短劇的精品化勢頭愈發強勁,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可能性引領著短劇產業的變革與升級,其未來發展將更加令人期待。產業鏈各環節從業者應群策群力,共同推動行業的繁榮發展。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